第A07版:新知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入驻太空站一星期

中国三名航天员都在忙啥?

N新华 中新 央视 人民 澎湃

睡眠区域

小牛玩偶

失重状态下,﹃蹲马步﹄的同时吃苹果并操作电脑

太空舱内挂起了国旗党旗

空间站中上下两侧都有许多限位器,在需▲要固定的时候能起到重要作用

舱外航天服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驻中国空间站,到昨日刚好满一周。航天员们的太空生活细节以及后续即将实施的出舱活动,再次引来网友的围观。

睡觉实现“卧姿”睡眠

在天和核心舱里的睡眠区里,3名航天员首次享受到了和地球相似的睡眠体验。一个固定在睡眠区里的睡袋帮助航天员保持卧姿睡眠,相对独立的隔间也让航天员既能保留自己的隐私,也能在同伴轮流工作的时候不受打扰。

航天员刘伯明睡眠区的外墙上,一只红色小牛玩偶十分抢镜。它是随刘伯明的私人物品,一起被带到太空

的,寓意着牛气冲天。

此次神舟十二号任务,每位航天员都配备了一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他们可以正常地接打电话、网络视频,数据传输速率与地面几乎没有区别,这是中国载人空间站的一个首创。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应用软件控制空间站内灯光。

吃饭餐包粘贴在桌面上

23日早上5点40分,航天员汤洪波已经起床,在睡眠区里洗脸、刷牙等。由于悬浮的水珠极易被吸入肺中造成窒息,航天员刷牙是把可食用牙膏挤进嘴里清洁后咽下,洗脸则是用免洗湿纸巾清洁面部。

早上7点左右,聂海胜在就餐区给大家准备早餐。空间站的就餐区设计得比较紧凑,可收拢的饭桌展开,刘伯明前来配合聂海胜一起将早餐餐包粘贴固定在桌面上。7点半左右,3名航天员开始一起吃早餐。

餐食苹果“C位出道”

汤洪波“扎着马步”边吃苹果边工作的画面引起网友关注。“太空吃播”排上日程,苹果“C位出道”。据了解,苹果营养好,可以长时间保存,相比橙子,汁水少,吃起来也方便。为此,空间站配备的食品冷藏箱储藏了几十个苹果,供航天员随时享用。

对航天员来说,食品除

了需要营养丰富均衡,能否“一口吃”也很重要,最好是固态、无骨、小块,全部可食用,无残渣,不会留下太多难以处理的餐余垃圾。航天员进食后,需将食物残渣放进收集袋中,所有空间站里的废弃物都将存储在货运飞船内。等任务结束后,货运飞船将带着废弃物离轨返回,最终在大气层中焚烧销毁。

舱内飘浮包裹整理干净

天地通话前,刘伯明和汤洪波在节点舱内对照手册,进行舱外航天服的手套安装与测试、服装尺寸调节等工作。聂海胜在舱内进行第一次出舱活动机械臂操控训练。之后三人进行天地通话报平安。

通过天地通话时的舱内画面可以发现,经过一

周的整顿,此前在舱内飘浮的包裹已被整理干净。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侯永青介绍,为了方便航天员寻找和清点物资,所有包裹都有二维码,航天员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在物资管理系统中获取包裹内的货物信息。

装备舱外航天服亮相

通过节点舱画面可以看到,白色为底、带红色条纹的舱外航天服已被架起。这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经改进后的舱外航天服出舱支持时间更久,关节处更加灵活。有网友称之为“最贵潮服”。

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的关键装备,相当于微型载人航天器,是出舱活动中保障航天员工作能力和生命安全的太空个体防护装备。目前国际上能完全独立掌握舱外航天服设计和研制技术的国家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少数几个国家。

在神舟十二号任务期间,航天员将在机械臂的配合下开展两次出舱活动。3名航天员中,一人在舱内操控,两人完成出舱,预计需要六七个小时。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上的机械臂可以快速将航天员转移到指定位置,既可

以节省体力也方便携带各类工具设备,减轻航天员在舱外作业的负担。它是中国目前智能程度最高、难度最大、系统最复杂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拥有7处关节,2处末端执行机构,是对人类手臂的最真实还原。该机械臂最大承载能力25吨,可以移动空间站中的实验舱。此外,机械臂还可以进行舱外状态监视、捕获悬停飞行器、转移货运飞船载荷、辅助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站舱表状态检查、舱表爬行转移等。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