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县南山镇长窠头村的钟宜龙老人,今年已92岁高龄。从1950年起,他收殓了3000多具松毛岭战役烈士遗骸,成了红军烈士“守魂”人,这一守就是71载。不仅如此,数十年来,他靠一己之力调查搜集了数千份当地的红色革命历史资料,倾尽积蓄将家里办成了家庭红色展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祭奠英魂,教育后人。
收殓红军遗骸3000多具
1950年8月,钟宜龙带领1000多名民兵上松毛岭协助解放军剿匪时,意外发现漫山遍野到处是遗骸、弹片,经过确认,这片山头就是1934年松毛岭战役红军的阵地。在那场战斗中,我方浴血奋战7天7夜,牺牲了6000多人,为红军长征赢得了宝贵的集结和转移时间。
此后,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钟宜龙和众人搜寻、清点出来的红军烈士遗骸达3000多具,并为烈士举行了安葬仪式,竖起纪
念碑。从那年开始,每年清明他都会带些祭品,到3000多具遗骸埋葬的地方和另一个埋葬着1000多具红军遗体的地方“青草湖”,祭奠这些无名英雄。
钟宜龙说,这几年,年龄大了脚腿不灵便,已经无法上山了,但让他开心的是,现在每年清明,学校的师生、当地的党员干部都会组织到烈士陵园瞻仰、献花。平时参观瞻仰的人也越来越多,好多人还从外地赶来,烈士英魂不再孤单。
老屋办红色革命展馆
长窠头村背头岗3号就是钟宜龙的家。这座300多平方米的土木结构老屋俨然是一座标准的红色革命展馆,每个房间,每一面墙布满了钟宜龙搜集、整理的当地红色革命的各种材料。大到各个战役的介绍,细到牺牲人员的名单、生平,都能在展馆里找到。
1953年6月18日,钟宜龙光荣地成为共产党员,并担任中复乡临时党支部首任书记。经过几十年的详尽调查,他发
现当地群众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随着调查深入,钟宜龙觉得要为烈士们做点什么。2014年,他拿出仅有的20多万元积蓄,将老屋办成了红色家庭展馆,自费请人将整理好的牺牲人员名单、革命故事等材料打印出来,一一张贴在展览墙上,开放给人们参观。
每个月,钟宜龙都要从4000多元的工资中拨出一些钱,补充完善展馆的资料。“他们为了革命,命都没了,我做这点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