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刘薇通讯员万馨璟文/图
刚来泉州不过十来天,3岁的小宇(化名)便遭了大罪。独自在家中玩耍的他,因一场突发大火,遭受大面积烧伤,病情危重!幸运的是,因救治及时,孩子正在恢复中。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烧烫伤死亡率仅次于交通事故。全国每年约有2600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烧烫伤,其中12岁以下儿童占30%~50%。自进入夏季以来,儿童烧烫伤进入了高发季。医生提醒,预防烧烫伤,父母与孩子都得建立安全意识,特别在暑假要注意看好孩子,尽量让孩子远离致热源。
案例一疑玩爸爸打火机三龄童重度烧伤
进入三伏天的泉州,酷热难耐。
昨日上午10时许,在泉州市第一医院烧伤科病房,一名头部、双臂、双腿均裹着厚厚纱布的小男孩,坐在大大的轮椅上,被爸爸推进了医生办公室。
这个孩子,便是小宇。“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前。”小宇的爸爸李先生向海都记者讲述了事发经过。
今年5月下旬,小宇一家从云南老家来到泉州晋江永和,在一家洗车厂打工。一楼是洗车厂的服务场所,小宇他们租住在三楼。6月7日上午,小宇爸妈去一楼上班,把孩子独自留在屋里。
中午1时许,洗车厂还在忙活,突然有客人大声喊叫:“着火了,楼上着火了!”李先生抬头一看,火苗正从自己的住处蹿出!他火急火燎地赶上楼,眼前,整个房间都着火了,他的表哥冲进屋里,把小宇抢出来!
随后,消防员赶来把
大火扑灭,孩子则被紧急送往泉州市第一医院烧伤科救治。
“送来时,孩子全身大面积深度烧伤,面积达42%,属特重度烧伤,合并休克,病情危重!”接诊的泉州市第一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魏智艺回忆,医院迅速为孩子紧急救治,抗休克、治疗呼吸道烧伤、伤口清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情况稳定后,他们又为孩子的双腿做了植皮手术。
幸运的是,孩子目前恢复得不错。小宇也不怕生,见了记者,不仅甜甜地笑起,还跟记者摆起手臂打招呼。
那么,为什么家中会突然着火呢?小宇爸爸想起,走之前,他的一只打火机扔在床上。“可能孩子把打火机拿来玩,引燃了屋子。”小宇爸爸怀疑,“平时孩子没玩过打火机,也没想过会拿来玩,所以,我临走前就没把打火机收起来。”
案例二女童突发高热惊厥想温水降温却烫伤
就在昨天,泉州4岁多的女童小雅(化名)被父母抱到泉州市第一医院烧伤科,给裹着厚厚纱布的双腿换药。
“都怪我们,都怪我们!”想起那天的情形,小雅妈妈仍自责不已。
意外发生在6月28日。当天,小雅感冒发烧,突发高热惊厥。妈妈吓坏了,当即决定给孩子泡温水作物理降温。家人准备了一个大盆,盆里原来有点水,但太凉,家人便加入热水,想中和一下水温。
然而,当时情况太紧急,水才冲好,还没来得及探一下水温,大人便把孩子放入盆中——双腿刚没进去,孩子哇地大哭起来,小雅妈妈这才反应过来。此时,孩子的双腿已被烫伤。
“孩子的双下肢大部分深度烫伤,面积接近20%,伤得比较厉害。”魏智艺医生介绍,送过来时呈休克状态,不哭不闹的,精神状态很不好。
好在经过十来天的治疗,孩子正在慢慢地康复,近两天就可出院了。
医生提醒夏季是烧烫伤高发季这两情况孩子易受伤
“夏季是烧烫伤高发季,儿童是烧烫伤的高危人群。而今年天气热得早,从5月初开始,医院的烧烫伤患者就开始增多,单急门诊,目前一天就有一二十位患者。”泉州市第一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魏智艺介绍。
很多人以为冬天才是烧烫伤的高发季,其实,夏天烧烫伤的人更多。魏医生解释,夏季时候,衣物穿得少,露在外面的皮肤多,一旦碰到意外,缺少衣物保护的肢体和皮肤很容易被烧烫伤;二来,进入暑
期,家长无法时时看护孩子,一旦顾不上,可能就酿成意外;再者,气温高居不下,处于用电高峰期,可能因电线老化、短路等原因引发火灾,引起烧烫伤。
“孩子烫伤,最常见的两种情况,一种是洗澡时,给孩子放洗澡水时先放热水,导致孩子烫伤;一种是孩子碰到致热源引发烫伤。”魏医生指出,除了大人自身须提高警惕外,平时,可以给孩子做一些防烧烫伤教育,教孩子识别客厅和厨房等不同生活场景中潜在的危险。
□小贴士
注意五大地方可预防烧烫伤
预防烧烫伤发生,医生提醒要注意这些地方:
1.首先远离致伤源,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给孩子放洗澡水时一定要先倒凉水,后倒热水;洗澡时,一定要先试水温。
2.家里危险的致热源应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比如:热水瓶、烧水壶、热水杯、汤锅、火锅等;有宝宝的家庭,餐桌尽量不要放置桌布,防止儿童拉扯桌布导致烫伤。
3.教育孩子不要在浴室或厨房玩耍。浴室和厨房是最容易让孩子发生烧烫伤的地方,因此尽量避免孩子单独进入;如果实在要进入,最好有大人陪同。
4.向孩子讲明不要玩火、火柴、打火机以及煤气的道理,并强调玩火的危险性。
5.大部分家庭的电排插、插座较多,要防止孩子的手指误插入插孔内,同时避免小朋友用金属等导电体插入插座内,避免出现电击伤、电烧伤等意外情况。
烧烫伤后怎么办?记住“冲脱泡盖送”五字诀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烧烫伤,现场急救的第一步是立即脱离致伤源,以避免可能造成进一步损害。”魏医生提醒,烧烫伤急救有5字口诀,即冲、脱、泡、盖、送。
冲
将烧烫伤的部位用15℃~20℃的流动冷水,轻轻冲或浸泡15~30分钟,冷水可将热迅速散去,以降低对深部组织的伤害。
脱
在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尽量避免将水疱弄破;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衣服,保留粘住皮肤部分。
泡 盖
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于15℃~20℃的冷水中15分钟,可减轻疼痛及稳定情绪。
使用干净的毛巾、布单或无菌的纱布覆盖于伤口,不要涂抹外用药物或民间偏方。
送
将伤者转送到专业治疗烧伤的医院或科室进行进一步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