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他自律又懂事在坎坷中奋力奔跑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苏俊坤9岁便与爷爷相依为命至今;他很努力学习,相信高考能改变命运,很期待大学生活,不想让爷爷再那么劳累

苏俊坤很自律很优秀

□我想上大学

学子档案苏俊坤

毕业高中:俊民中学高考分数:物理类590分志愿学校: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动力类

今天,海都助学推出的5号学子,是来自安溪县湖头镇溪美村的18岁少年苏俊坤。俊坤4岁时,29岁的父亲因车祸去世,次年,母亲改嫁。9岁时,奶奶病逝,他便与爷爷相依为命至今。

今年高考,俊坤考出物理类590分的好成绩,高出本科线167分。然而,71岁的爷爷年事已高,无力再负担俊坤的大学学费。俊坤说,他渴望上大学,改变这个家的命运,不想让爷爷再那么劳累。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与爷爷相依为命

安溪县湖头镇溪美村,闷热的一层小平房,就是俊坤和爷爷的家。这栋土坯房是爷爷年轻时修建的,已经30多年了。屋顶的瓦片破损严重,打满了“补丁”,通常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

屋内没有像样的家具,电视、洗衣机、电饭煲就是这个家最值钱的东西。俊坤和爷爷挤在一个房间里睡觉,房间窗户连玻璃都没有,而是用一块白布替代。房子开裂严重,最长的裂痕有2米多长。大门处的围墙,去年

在暴雨中垮塌,爷爷苏水振东拼西凑了2万多元,这才重新翻修起了围墙。

18岁的俊坤,对爸爸妈妈没有什么印象。4岁时,爸爸因车祸去世,次年,妈妈改嫁,此后母子两人几乎失去联系。俊坤9岁时,奶奶因病去世,家里因此欠下不少外债。这些年,爷爷靠种田和打散工,一边养活俊坤,一边偿还外债。

“俊坤的叔叔是个洗车工,自己也有3个孩子要养,实在是帮衬不了。”苏水振说,他今年71岁

N海都记者黄晓蓉文/图

了,没有人敢再雇他打零工,他和俊坤每月靠400元的低保和小儿子给的500元生活。他患有高血压,每天都要吃药,目前只能种些粮食贴补生活,其他重活也干不了。

“孩子很懂事,就是苦了孩子。”爷爷说,俊坤从小眼里就有活,一放学就抢着干家务活和农活,帮他减轻负担。他从不乱花钱,除了在学校吃饭,几乎没有其他开销。长这么大,俊坤买过的最贵东西,就是花了300元配了副近视眼镜。

他想毕业后赚钱的速度要赶上爷爷老去的速度

俊坤戴着眼镜,说话带着微笑,自信、阳光,有礼貌。我们一进屋,他便忙着让座,因我们在酷暑下为他奔走而感到不安。

今年高考,俊坤考了物理类590分的好成绩,第一志愿报的是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动力类专业。“我喜欢读工科,这个专业也比较好就业。毕业后,我赚钱的速度要赶上爷爷老去的速度,我想让爷爷好好休息,不那么辛苦。”

“我小学都没毕业,什么都不会教。”提起俊坤的

学习,爷爷苏水振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说俊坤一直很懂事,在学习上从没让他操过心。俊坤中考成绩很好,原本可以去县里最好的学校读高中,但俊坤为了省来回车费、住宿费等费用,就留在镇上读高中。

“我是从小没爸没妈的孩子,只能奋力奔跑。”俊坤说,他的家长会,都是爷爷去参加的。为了给爷爷和自己争口气,他回回都考进班级前三。他知道爷爷为了养活他,都是干最苦、最累的杂工,他要用

好成绩,让爷爷苦中有一点甜。

孙子这么优秀,自己却掏不出上学的费用,苏水振的心里很愧疚。不用说孙子5000元的学费,他连孙子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都拿不出。爷爷担忧着俊坤的学费,俊坤却在担心他去上大学,上了年纪的爷爷没人照顾。

“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我这样的家庭环境,只有努力学习才有出路。”俊坤说,他相信高考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也很期待大学生活。

申请条件

1.今年高考公办院校本科录取新生,考上本科线的学生,品行端正、家庭贫困的学生都可以和我们联系。其中,孤儿、贫困残疾人、单亲家庭、城乡低保户、特困职工家庭,以及遇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情况致生活困难家庭,优先帮助。

2.没有获得其他奖学金、助学金资助。3.遵纪守法,勤奋好学,品行优良。

资助方式

1.资助学费。通过一对一的结对子,按照一年5000元的学费标准,每年暑假时汇入学子的个人账户,通常为4年(若中途资助人经济发生困难,或学子有能力自己筹到学费,可停止资助)。

2.泉州市委统战部(侨办)牵头与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民宗局、工商联、侨联、新阶联、留联,继续开展“同心助学松柏成才”行动,2021年拟筹集100万元,资助全市200名贫困学生,每人资助5000元,进一步助力海都助学。

3.资助生活费。不限额度、不限笔数,一次性给学子部分生活补助。但每位学子获得的生活费总额不超过2000元。

联系方式

不论是急需帮扶的学子,还是热心人士,都可以通过4种方式联系我们:

1.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

2.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留言。

3.微信关注“海峡都市报闽南版”留言。

4.智慧海都APP平台留言。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