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蔡嘉雯通讯员洪恒亮)7日,厦门的祝女士通过一款交友APP,认识了一个叫张铄的网友。对方自称是“阿里巴巴”公司的员工,双方在微信上聊了几天后,张铄让祝女士下载一款叫“泡泡”的聊天软件。
双方在“泡泡”上又聊了两天后,张铄说自己知道有一个网站可以抢多个电商平台的优惠券。据张铄介绍,该网站的“规则”是——低价抢购优惠券后,网站会高价回收,利润
丰厚,有15%。
张铄称,自己是阿里员工不能抢购,让祝女士帮忙。11日,祝女士点击了张铄发来的网站链接,注册了账号,随后联系网站客服索要银行账号,直接往客服提供的账号转账。
祝女士第一次充了2000元抢券,不到10分钟,系统显示“回收优惠券成功”,利润300元,祝女士选择提现,在扣除10元手续费后,实际到账290元。
短短10分钟就赚了290元,这可比自己上班来
钱快。第二天,祝女士“故技重施”,又“赚”了990元。
通过两天的“实践”,祝女士感觉发现了“致富宝矿”,陆续加大投资。13日到20日,她陆续向“客服”提供的账号转账10余次,共计66000元。21日,她突然发现网站登不上,同时无法联系张铄和客服,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据祝女士报警时回忆,之所以多次转账却没有提现,是因为“客服”说累计多次在网站充值抢购优惠券,回收的成功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