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陈燕燕)8月炎热,又恰逢暑假,福州疾控提醒,大伙在避暑的同时,要关注夏季高发传染病,包括新冠肺炎、登革热、霍乱,以及高温中暑、自然灾害引发的疾病。
专家指出,近日,此次流行的德尔塔毒株是目前全球“传播最快、最适应环境、最可怕”的新冠病毒毒株,病毒传播力强、更适应人体、复制
快、体内载量高,病人转阴速度慢、治疗时间长、容易出现重症。大伙要积极接种疫苗,疫苗对防止感染者转成重症的效果比较明显。暑假是旅游旺季,大伙外出要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到旅游景区和机场需要提高警惕,做好个人防护。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被蚊虫叮咬
后,突起高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和肌肉、关节、骨骼痛以及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多见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应怀疑登革热,并及时就医。预防登革热,做好防蚊灭蚊是关键。
霍乱是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剧烈呕吐、腹泻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
肾功能衰竭。该病流行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性大。大伙要加强饮水消毒和注重食物安全,如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等。霍乱还可能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作为媒介传播,大伙应做好手卫生、防蝇灭蝇。
夏季气温较高,降雨量增加,微生物滋生迅速,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增高。福州
疾控提醒市民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正规餐饮服务单位,不要去卫生状况差、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及路边露天小摊点就餐。尽量点热菜,并适度点菜。
夏季容易发生暴雨,导致洪涝灾害,水灾后最常见的是由于水源污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发生洪涝灾害地区的群众要特别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
洪灾后要重点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其中,炭疽和钩端螺旋体病是7—9月高发的传染病。受灾地区的市民不要接触病死动物,发现牛、羊等动物突然死亡,要做到不食用、不买卖,并立即报告当地农业畜牧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