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妈妈,他们说我的眼珠怪怪的”

暑假迎来斜视手术高峰期;“改斜归正”要趁早,医生提醒,发现这些症状及时就诊

建隆/漫画

N海都记者刘薇

这几天,泉州7岁的欢欢(化名)不停地揉眼睛、流眼泪。昨天,妈妈把他带到泉州市眼科医院就诊。接诊的王蓉副主任医师一查,原来是过敏性结膜炎发作。咦,不对——这孩子的眼神不对,有一边眼珠子往外跑了!

除了过敏性结膜炎,欢欢还患了斜视!据了解,进入暑假,泉州一些家长抓紧带孩子来治疗斜视,眼科医院的斜视手术也进入了高峰期。王医生提醒,如发现孩子看东西歪头,眼位不正常,常常近距离视物等,应及时到正规眼科医院检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孩子看眼病意外查出斜视

当医生说欢欢有斜视时,欢欢妈妈其实还不太相信,因为平时在家,她没看出孩子的眼睛有啥异常。

在做了相关检查后,当天,在距离欢欢大约30厘米处,王蓉举着把小手电,挡住欢欢的左眼,让他看小手电的灯;接着,挡住欢欢的

右眼,让他继续看灯……“你注意看,孩子的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小手电的灯光,一边眼珠盯着,另一边眼珠却往外跑。”

在王医生的指引下,欢欢妈妈仔细观察,还真是!欢欢妈妈想起来,以前上乒乓球课,体育老师曾跟她说,欢欢的眼睛不太灵活,

让看这头,孩子的眼珠子却跑到另一边。还有一次,欢欢跟她说,有个同学笑他眼珠子长歪了!

经查,欢欢属于间歇性外斜,有时候控制得好,视物又是正常的,所以,平时较难发觉。而像欢欢一样,患上斜视的儿童不少。就在前些天,泉州8岁的蕾蕾

(化名)被爸爸妈妈领到泉州市眼科医院,定下斜视手术时间。蕾蕾是在去年发现斜视的,近一年来,由于控制不理想,达到手术指征,妈妈为她预约了手术治疗。而蕾蕾6岁的弟弟不仅有斜视,还有弱视,需先把弱视治好,才能进一步治疗斜视。

发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诊

“进入暑期,在我的门诊,来看斜视的孩子一天至少有五六个。”王蓉介绍,斜视是眼科多发病、常见病,患病率约为3%。随着泉州家长对孩子眼睛重视程度的提高,儿童斜视也更早地被检出、被发现。其中,部分孩子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暑期,斜视手术进入了

高峰期。目前,泉州市眼科医院的斜视手术已经排至9月中旬。”

斜视对孩子造成不小影响。因为容貌异常,可能导致斜视儿童的心理、性格和交往能力的异常,进而影响其长大后的正常的工作与社交。与此同时,斜视儿童的视力、视功能都会受到

影响。部分斜视儿童伴有歪头视物的症状,可能还会导致颈部、脊柱发育异常。

“斜视治疗的年纪越小,临床治疗的效果越好。”王蓉医生介绍,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单视功能。成年之后的斜视手术只能改善外观,而视功

能难以恢复,视力提升疗程较长,疗效相对变差。

如果孩子有斜视,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如发现孩子看东西歪头,眼位不正常,常常近距离视物,走路时经常摔跤等,及时到正规眼科医院检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影响孩子的一生。

□小知识

斜视属眼外肌疾病

据了解,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其中,间歇性斜视是儿童最为常见的外斜视,平均发病年龄4~5岁,典型症状为一只眼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出现偏斜,但部分患者偏斜并不明显,或呈间歇性,很难发现,眼球转动时可出现不同程度受限或正常。此外,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亦十分常见,发病年龄集中在2~3岁。

儿童斜视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视功能发育不全,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眼球方面因素,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还有就是不良的用眼习惯也对斜视有影响。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