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罗丹凌包华实习生何丹莹文/图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你就躺板板……”立秋后,只需一场雨,蘑菇就能疏疏密密地涌出地面。
这几天,受降雨的影响,福州多处公园冒出了野生蘑菇,像草地、河边绿化带、树林、有腐殖质的树木上,你都能看到白白的“小伞”。甚至连一些市民家里,也长出了蘑菇。
为什么蘑菇会在雨后纷纷冒出来?这些野生蘑菇是否可以食用?又该如何鉴别毒蘑菇?今天的《谈天说地》,就来聊聊野生蘑菇。
市民家小花园长出巴掌大蘑菇
昨日,福州市民刘女士出差一周回家后,发现楼顶的小花园长出了许多白蘑菇,最大的竟比手掌还要大。
刘女士想把蘑菇采下来煮了吃,“都说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白色蘑菇看起来和超市里卖的蘑菇一样,熬汤应该很提鲜吧!”
除了市民家中长出蘑菇外,海都记者发现,福州不少公园的绿地上、树干周边也长出了蘑菇。
在冶山春秋园,一朵朵刚冒出头的白色“小伞”稀稀疏疏地长在大树的底部,显得娇小可爱。这些刚冒出头的蘑菇,直径有三厘米左右,有的
还未开出伞面。凑近一看,伞盖上还有一层乳白色绒毛。
为什么蘑菇会在雨后纷纷冒出来呢?据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专家介绍,蘑菇属于真菌类,是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从孢子落地产生菌丝到变成实体蘑菇的过程中,水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需要90%的含水。光线过于强烈也不利于蘑菇生长。一般而言,潮湿温暖、富含有机质的地方更适合蘑菇生长。
前段时间台风“卢碧”过境,福州迎来多日强降雨,气温也随之下降,这些都促使了蘑菇的生长。
专家:难鉴别不要采摘食用
那么,这些野生蘑菇能吃吗?记者带着在冶山春秋园拍到的图片和刘女士家的蘑菇图片,找到了福建
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柯斌榕,他告诉记者:“雨后多生长有毒蘑菇,从这些图片看,有可能是常见
的毒蘑菇青褶伞,并不能食用。因此,市民切记不要采摘、食用,以免中毒。”
关于毒蘑菇的鉴别方
法,柯斌榕说,野生蘑菇辨别难度很大,专业人员也需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确定其安全性,市民不要随意采摘。
“蘑界”毒王周身雪白
柯斌榕向记者介绍了两种常见毒菇的判断方法。一是被称为“蘑界”的毒王,鹅膏类蘑菇。该蘑菇周身雪白,中央部位偶尔为浅黄褐色,看似安全但毒性极强,鉴别这类蘑菇有个专门的小口诀,即“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二是最常见的毒蘑菇“青褶伞”,这种蘑菇主要是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导致食用者的身体不适。菌盖被褐色鳞片、菌柄具戒指状菌环等特征都有可能是青褶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