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罗丹凌
9月11日,海都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公众版正在该厅网站进行为期30天的公示。《规划》分为九大项,整体谋划了未来15年福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蓝图。至2035年,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形成,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建成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高素质、高颜值的美丽新福建,展现更加崭新的面貌。
含陆域和海域超16万平方千米
《规划》首先明确了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为福建省行政辖区内全域陆域和区划海域国土空间,含陆域面积为12.40万平方
千米,区划海域面积为3.76万平方千米。
按照设计,福建省将构建以两极两带三轴六湾区为主体,两屏一带六江两溪
为骨架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具体而言,在开发格局方面,“两极”为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两带”为沿海都市带连绵
带、山区城镇发展带,“三轴”指的是三条沿海至内陆腹地拓展轴,“六湾区”即环三都澳、闽江口、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东山湾。
两大都市圈带动提升城镇化水平
《规划》提出,福建将打造多中心网络化的城镇空间格局。福州都市圈要实施强省会战略,以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发展,带动莆田、宁德、南平共筑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厦漳泉都市圈要优化内部空间结构,一体
化构建多层次区域轨道交通廊道与城市创新集群,形成要素自由流动、充满活力的同城化发展区。
按照《规划》,我省须稳步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至2035年,全省常住人口达4700万人左右,全省常
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以上。为实现此目标,《规划》提出两方面举措。一是支持中心城市扩容提级别,将福州、厦门打造成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统筹推进泉州、漳州、莆田、宁德、南平、三明、龙岩等中心城
市发展,突出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特殊国家战略职能。二是鼓励县城和小城镇特色发展。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聚焦县城扩容提质,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公里进林带500米进公园
《规划》要求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比如,加强低碳交通系统建设。坚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有序发展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至2035年,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
75%以上。推动“零碳社区”,推动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福建还将构建全年龄段覆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便利
性与覆盖性,打造“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层级。另外,打造功能共享的公园体系,建立以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为主的三级城市公园体系。
至2035年,实现“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500米进公园”。增加独立占地的小微公共活动空间,“见缝插绿”建设小广场、口袋公园、社区体育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