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区县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南安持续创新护航营商环境

创新推出“网格+营商”服务模式,精准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的难点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南安跨百亿台阶,跻身百强城之列,城区扩大,百业正兴……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南安在全面确保防控工作有序推进之余,通过创新构建网格化平台,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针对泉州市招商季工作,南安提前布局,制定出台《2021年南安市产业链招商季行动方案》,全面梳理产业类、基建类、民生类等意向项目,拟定“走出去、请进来”目标对象,理清对接思路,明确招引措施,为招商季行动备足“粮草”,确保动则能战、战则必胜。

N海都记者 杨江参

通讯员 陈鑫炜黄瑜鹏 吴泉瑜

创新构建网格化平台精准解决企业办事难点

为进一步拓宽市场主体营商环境问题反馈渠道,强化营商环境问题收集处理、协调解决,南安今年创新推行“网格+营商”服务新模式,依托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系统,将营商环境问题收集处理反馈机制纳入网格化社会治理场景运用项目,精准高效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营商环境水平提级进位。

首先,加强条块联动,拓宽营商环境问题收集渠道,培育和巩固稳定准确的信息源。在横向上,依托现有的445个一级网格、3365个二级网格以及网格员19452人,加强对网格员和工作人员学习培训,提高对涉及营商环境问题收集能力和水平,推动稳妥有序入格。在纵向上,

广泛吸收企业群众、行业协会、商会公会、企业“三员”、机关干部等各个领域人员,丰富营商环境问题信息来源渠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信息收集数据库。

其次,发挥市招商办牵头主导作用,以网格化体制机制为依托,加快线上平台流程化操作,推动收集问题派发、协调、督促、反馈闭环式运行落实。由市招商办统一汇总各条块网格通过网格e通、智慧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上报的问题信息,并根据问题类别派发给对应的责任职能部门协调解决,涉及多部门的,指定一个责任职能部门作为牵头部门,做到权责清晰、责任明细。责任职能部门接收问题信息后,立即针对问题成立工作小组,

通过部门会商、制定方案、业务科室具体落实等方式进行协调解决;涉及多部门的问题,由牵头部门联合各责任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协调商议、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最后,推行“透明化”管理,完善全链条监管制度。所有经办人员均可通过平台和网格化应用软件了解事件历史办理节点时限,平台系统整合了纪委监委、市委督导组、两办督查室、效能办多方力量,建立多维度、常态化监督体系,加强对营商环境问题信息收集、处置、反馈全过程的监督。由市网格办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对平台事件的完成率、准时率进行考核,对未按时完成的抓好整改提升,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出台招商季行动方案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针对泉州市招商季工作,南安提前召开招商季活动筹备会和全市招商动员大会,全面对重点招商项目和重要商务活动进行梳理,明确招商方向和工作思路,制定出台《2021年南安市产业链招商季行动方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10月18日下午,泉州市委、市政府召开2021年泉州市招商大会暨项目签约活动。此次活动,南安市列入泉州市招商大会活动的签约项目共14个,计划投资314亿元,涵盖智能装备、现代物流、建材家居、金融服务、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

能源和康养文旅等领域,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其中,五矿智慧工坊高端阀门智造项目参加主会场现场签约,均和云谷·泉州南安高新科技港项目和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石材行业应用总部项目参加南安分会场现场签约。

记者了解到,今年来,南安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有效措施,率先开启后疫情时期招商工作,根据“主官挂帅、小分队招商、内外联动”的工作要求,由市领导带队前往上海、北京、苏州、西安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对接优质项目,迅速掀起招商

热潮。同时开启“云招商”模式,把招商重心从“线下”调整到“线上”,改“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沟通,安排招商专员通过微信、电话、远程视频方式密切跟踪重点招商项目和意向线索,与投资商保持紧密互动联系,确保招商引资工作顺利。

据悉,今年1—9月,南安全市对接招商项目20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746.5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86个,如联东U谷、万洋众创城等项目,计划总投资283.3亿元;在谈项目120个,如中南高科、五矿发展、中通快递等项目,计划总投资463.2亿元。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