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黄晓蓉通讯员杨晓玲)“医生,我耳朵里面又疼又痒,挠也挠不到,你快帮我看看怎么回事。”在泉州第910医院耳鼻喉科诊室里,孙先生显得很焦急。
接诊的医生张智斌检查后发现,孙先生两边的耳道里,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白色绒毛,竟然是“发霉”了。
据孙先生介绍,他平时十分注重耳部卫生,每次洗完澡都会用棉签将耳朵掏干净。他还十分喜好采耳,隔三差五会约上朋友去采耳。最近,他的耳朵总是瘙痒难忍,用手指去掏,反而越掏越痒,还时常觉得耳朵里嗡嗡作响,听力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无奈之下,他来到第910医院耳鼻喉科寻求帮助。
经过仔细检查,张医生告诉孙先生,他这是患上了“霉菌性外耳
道炎”,耳朵里的白色绒毛是霉菌。霉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由于真菌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当外耳道进水或者积存分泌物时,容易受真菌感染。
张医生为孙先生开具了清洗和涂抹耳朵的药物。坚持用药一周后,孙先生耳朵的瘙痒症状逐渐消失。
据耳鼻喉科主任谢允平介绍,像孙先生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人喜欢掏耳朵,认为耵聍(耳屎)是脏东西,习惯定期清理。其实耵聍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多会自行排出,一般不建议自己清理,清理不当反而会使外耳道黏膜受到刺激,造成损伤。如果出现耵聍过度堵塞耳道、听力下降、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