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推动“两违”零增长全市“无违建”

福州市召开“两违”综合治理工作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座谈会

海都讯(记者 李琪陈晋) 25日上午,福州市副市长朱训志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福清市洋梓村、音西街道、新局村、核电小区等地观摩“两违”管控情况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召开福州市“两违”综合治理工作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座谈会,通报全市“两违”治理工作及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情况,并安排下一阶段工作。

在福清市石竹街道洋梓村,一座正在施工的农村个人自建房外,悬挂着施工公示牌,上面详细标注了施工内容及施工安全须知。在石竹街道,所有在建的自建房都必须悬挂这样一张公示牌,若未悬挂或公示牌损毁

丢失,将被暂停施工。这是石竹街道加强自建房安全监管措施的其中一环。

在福清市核电小区,青砖白瓦的垃圾分类屋与小区徽派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垃圾屋里还放置了一台24小时智能分类投放机,它能够很好地解决居民因错过垃圾投放规定时间而造成垃圾无法投放的问题,垃圾分类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后台记录的数据,查看居民误时投放的情况,从而深入住户了解误时投放的原因,进一步引导居民按时定点投放垃圾。

在阳下街道新局村,一辆“摇铃式”智能收集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由于阳下街道地域范围广、人口居住分散,“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对距

离垃圾分类屋较远的居民产生不便,便采用了“摇铃式”智能收集车上门收集分类垃圾的模式,按指定路线对各村居民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垃圾,每日开展两次摇铃收集。

目前,福州市已基本建成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系统,去年年底率先实现了“零填埋”。到2022年底,福州市将建成2座智能分拣中心和2座城市管理综合体,县(市)区完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治理误时投放,社区、物业落实6小时外巡查清理职责,强化分类管理员培训考核,探索试行有偿服务和摇铃收运等提醒市民按时投放;强化公共场所(含高校)分类,市直部门督促行业

系统分类工作,常态开展考评通报;强化垃圾收运衔接,解决垃圾桶延时占道的问题。

在全市“两违”综合治理工作现场会上,福州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1月23日,福州市共计处置违法建筑面积798.87万平方米,其中,福清市、长乐区、闽侯县列全市县(市、区)处置量前三名。下一步,福州市将严控新增“两违”,特别加强对市区重点路段沿线、内河两江沿线、景区公园周边、城乡接合部等区域的巡查防控,坚持“露头就打,出土就拆”。逐步消化历史存量,推动福州市治违工作向新增“两违”零增长、全市“无违建”目标迈进。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