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被玩具“诱惑”小学生疯狂订阅期刊

N海都记者 张芬

《意林小文学》封面被改得面目全非

“为了得到玩具赠品,孩子根本不看选的期刊适不适合他,执意要花近千元征订报刊。”近日,福州一小学生家长王女士通过“智慧海都”APP反映,由于上学期在学校订购的杂志有赠送玩具,前阵子学校刚好下发了新学期的《精品期刊订阅回执单》,孩子回到家立马兴奋地勾选起来,为了得到更多的玩具,才二年级的他居然选择了适合四年级以上学生的读物。

据记者了解,学校每学期会让学生自愿选择订阅下一学期的报刊,前阵子刚统计了2022年(1—6月)的征订情况。这原本是倡导学生多阅读的好事,不知何时开始变了味,学生订报刊更多的是奔着那些诱人的玩具,相比之下,订阅的刊物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赠品……

“女人坊”适合小学生吗?

记者从家长那拿到一张最新的回执单图片,上面罗列着科普、文学、阅读写作、军事地理等不同类别,每一类包括若干刊物名称,以及适读年级、半年价格等,学生如要订阅,可在自己想订的报刊后打钩,之后将回执单和相应的费用一并带回学校交给班主任。

王女士告诉记者,尽

管回执单上没有注明具体的赠品,但大多数刊物都会随刊赠送一些小礼品,或是模仿乐高的拼搭玩具,或是简易的科学实验工具,或是尺子橡皮铅笔等文具……但也正因为不知道会有什么玩具,孩子为了得到各种各样的玩具,甚至不惜花费近千元订购刊物。

除了玩具赠品之外,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一些杂志的封面也被改版得面目全非。有家长表示,“在今年上半年的那次征订中,为了让孩子多积累些好词好句,就给孩子选了一本《意林·小文学》,这学期拿到刊物时震惊了,硕大的‘女人坊’三个字在封面的显眼位置,这样的刊名不适合出现在小学生的阅读刊物。”

可建立班级试读制度

记者找到一小学教导处负责人,被告知不清楚具体情况。随后,校辅导员张老师来电称,礼品是期刊社或出版社随刊附赠的。

对于“订阅回执单”是怎么出炉的,记者询问了一位小学班主任,被告知不清楚具体情况,只知道是从邮局拿来的征订单,但不知道是哪里负责和邮局对接刊物的发行。不过,学生或家长是否订阅

完全是自愿的,若认为不需要也可不订。

家长陈先生表示,“借丰富知识面的说辞和孩子喜欢玩具的特点,趁机向学生和家长进行商业促销。这种做法商业味太浓,孩子经不起玩具的诱惑,家长不同意订阅,孩子就闹别扭,还说不用家长的钱,可以用自己的压岁钱订购。”

闽师专教科所专职研究员何捷老师表示,鼓励

学生阅读是应该倡导的,但现在杂志经营困难,想通过赠送礼品等方式增加订阅量,不少杂志一号多刊,出现监管漏洞。“建议完善入校刊物的审批制度,必须经过审定委员会审定后才能进入班级共读。同时,建立试读制度,在班级图书角尝试投放1—2期,追踪记录学生的阅读内容和兴趣,再决定是否进入征订名单。”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