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慢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资治通鉴》是一面镜子,可照古今”

作家柏杨是福建女婿,他生前曾告诉妻子张香华,“当中国进步了,《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就应该废掉”;《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于近期出版

( 《柏东方出版社杨版通 )鉴纪事本末》

张香华和柏杨

N海都记者刘露宋晖

提到作家柏杨(1920—2008),不少人最先想到的就是那本《丑陋的中国人》。然而就在不久前,柏杨的遗孀,祖籍福建龙岩的中国作家、诗人张香华女士却公开声明,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将在2024年与出版社合约到期后,永远不再发行。

今年是柏杨先生诞辰101周年,为纪念柏杨先生,东方出版社推出《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精装典藏版。该书书稿完成距今已有20年,是柏杨先生生前倾注大量心血著就的《资治通鉴》系列作品中的最后一部,也是张香华女士最爱读的柏杨先生的著作。张香华女士向海都记者表示,她希望大家记住柏杨先生一生“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气节,同时希望柏老生前最大的心愿“祖国统一,人民幸福”早日实现。

“当中国进步了,这本书就应该废掉”

上世纪80年代,柏杨出版了《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该书一经面世,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收集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柏杨在各个学校所作的演讲,其中还包括《中国人与酱缸》《人生文学与历史》《正视自己的丑陋面》,以及柏杨的三十几篇杂文、近二十篇的回应文章。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和犀利的笔触,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痼疾。

张香华女士介绍,柏杨先生生前曾说“当中国进步

了,那就可以不要看这本书了”,意思是说当中国人不再沉溺于过去的封闭、保守,改掉做事不实在的毛病,我们就会有新的目标要追求,这本书就应该废掉。因此,到2024年与出版社的合约到期后,这本书永不再出版。不久前,柏杨的遗孀张香华女士,拒绝将柏杨著作《丑陋的中国人》摘文选入台湾地区中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她称:“(青少年)在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即便读了柏杨的文章,又怎能领会柏杨的精神?”

“福建女婿”从未到过福建

张香华女士祖籍福建龙岩,因此,柏杨也算是福建女婿。张香华女士告诉海都记者,她的哥哥一家人生活在福建福州。柏杨先生在世时,他们夫妻二人没有回过福建,张香华的哥哥曾经从福建去台湾看望过他们。后来柏老去世后,她也从台湾来到福建,看望哥哥一家。“哥哥嫂子年纪大了,不需要太大的空间,我感觉他们生

活在福州很自在。我到福州的时候,在街边看到很多榕树,满眼绿色,郁郁葱葱,非常漂亮。”

后来去了厦门,张香华女士又特意去参观了厦门大学,还参观了陈嘉庚先生捐建的校舍,一路走一路欣赏美丽的风光。张香华女士介绍,柏老虽然回大陆的次数不多,但他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祖国统一,人民幸福”。

《资治通鉴》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古今

在柏杨先生所有的著作中,张香华女士最爱读的就是《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它就像一部故事书,里面有很多好玩的历史故事。”不久前,东方出版社推出了《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全十册)精装典藏版,以纪念柏杨先生诞辰101周年。

张香华女士回忆,2007年,柏杨先生去现代文学馆捐赠一部漫画书稿前,曾对她说:“司马光当初写《资治通鉴》,主要是给帝王看的,我们作为人民的一分子,同样也可以当作一面镜子,来了解历史的发展、发掘更多的珍宝。你要了解中国,了

解中国人,了解中国现在的政治,了解中国现在为什么成了这个状态,要寻找它的根、它的源。那么,这个根、这个源,要从中国历史里找,而《资治通鉴》就是最好的一本史书。”

柏杨曾笑称,自己是“历经沧桑一老头”,经历过国难当头、内战连绵;也曾面临两难选择,最后背井离乡、孤悬一隅;后又因着一身铮骨,和时局互撞到头破血流,乃至身陷囹圄。1983年,开始着手翻译《资治通鉴》的柏杨64岁,已有白发。在柏杨看来,对《资治通鉴》的译写和评写,是“另一场新的监狱生涯,书房成

了囚房”。

《柏杨版资治通鉴》书稿完成时,柏杨已然73岁,白发满头。他曾说,“司马光先生当年写这部书是写给皇帝大臣看的,而我改写这部白话版是写给今天的官员与老百姓看的,让他们看到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正气,什么是封建专制的压制,以及奸恶之徒的诡诈与伪善,并让读者从中汲取历史教训与人生得益。”这也映衬了后来柏杨先生去世后,他墓碑上刻下的“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而这句话,也是张香华女士希望世人记住的关于柏杨最深

刻的一面。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一书中,柏杨先生将《通鉴》1362年的历史转换成一个个历史故事,完整呈现。他将年号纪年转换为公元纪年,为古地名夹注今日地望,将古官职译为现代称谓,针对历史事件增绘了大量地图。柏杨先生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编纂,为阅读带来了极大便利,因此也成为当代读者阅读、学习《资治通鉴》最便易的首选读本。《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是柏杨《资治通鉴》系列作品的最后一部,书作凝结了柏杨对《资治通鉴》以往所倾注的全部心血。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