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熬中药进补两男子中毒

医生提醒,附子含有乌头碱,普通的炖煮、浸泡等加工方法难以破坏其毒性

海都讯(记者 陈燕燕)民间传说,冬季煮食中药附子,可以祛寒防病、治疗痛风。最近,47岁的老林(化姓)和45岁的阿明(化名)一起熬煮附子进补,没想到双双中毒,所幸救治及时,很快脱险。

11月28日晚8时许,老林和阿明将附子、红枣、生姜放在一起,稍微熬煮成汤汁就喝下了。一个多小时后,先是老林感觉身体不适,出现头晕、呕吐、口角麻木等症状,阿明赶紧送他到福州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就医,不料,刚到医院,阿明自己也出现了类似症状。

询问原因后,该院急诊科陈闽明副主任医师推断他们是服用中药后导致的生物碱中毒,立即给予补液、升压处理,并按照食物中毒的治疗方案进行催吐、补液、导泻、利尿处理,次日,他们才好转。

“吃中药怎么会中毒?”家属很纳闷,陈医生解释说,附子含有乌头碱,普通的炖煮、浸泡等加工方法难以破坏其毒性,用酒浸泡或用酒冲服此类药物,可能增加毒性。熬煮不充分或超剂量时,会使患者出现消化系统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等;损害神经系统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肢体麻木;损害循环系统时,会出现低血压,严重者会抑制心脏传导,出现心脏传导阻滞,处理不及时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应用附子的方法很多,但是,需要在医生的辨证下合理应用。”该院中医科王映真副主任医师提醒,附子是大辛大热的中药,具有一定毒性。为了防腐,中药附子在保存过程中还会加入盐卤,使用时,需泡水2小时后再煎煮,煎煮时间建议2小时以上。长时间的煎熬,中药的毒性会最大限度地降低。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