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陈思嘉 文/图) 昨日,记者跟随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公益社区工作人员,走进鸿裕温泉公园,看望慰问90岁的邓运冲老人,听他讲述抗美援朝故事。
1933年,邓运冲出生于南京,1949年底参军,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一名炮兵。他19岁随部队从朝鲜回国,并获得了三等功的军功章。退伍后在北京第六炮校做了两年教官,后来和家人一起到了福州。
“战斗机飞得很低,就像《长津湖》电影里那样,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飞机的轰鸣声。冬天最冷时达到零下30度,但我们都有必胜的决心。”邓运冲回忆道,在朝鲜时没地方睡,好在树很多,砍下来作为柱子,搭起棚子可以住。炮弹种类很多,邓运冲在队伍中负责的是榴弹炮。“榴弹炮跟小炮不一样,电影里演的是小炮,射程不远,而榴弹炮的射程在十几公里。”炮弹爆炸的轰鸣声几度损害了邓运冲的听力,但好在当时年纪小,恢复得很快,没有留下后遗症,现在他的听力依然很好。
据介绍,7月28日上午,公益社区还携手福建省离休干部休养所等共建单位,在“红色家园”党建驿站开展“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退役军人座谈会。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座谈会上,24名退役军人打着拍子,齐声合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参会的退役军人代表精彩生动的人生经历,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的使命情怀,深深感染了所有人,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