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片】
姚雅丽,福建南安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泉州市作协副秘书长、丰泽区作家协会主席、《泉州作家》副主编、《丰泽文学》副主编、海峡都市报小记者团导师。有100多万字文学作品发表于《美文》《散文》《海燕》《散文百家》《福建文学》《福建日报》等各级报刊。曾多次获全国、省市文学奖项,多篇文章入选全国散文精品集。出版《雨夜的浪漫》《一个人的荒凉》《香水与爱情》《人间向暖》四部散文集。
N海都记者 刘薇 吴日锦 林良标 文/图
刚刚过去的7月,小记者们都读了什么书呢?
暑假正是阅读的好时机。然而,并非所有的孩子都热爱阅读,有的孩子一个月读不了几篇文章,有的孩子只爱看图不爱看字,一打开“字书”就犯困……上期《名师讲堂》,我们邀请作文名师叶逢平,与小记者们聊写作;这一期,我们邀请了泉州市作协副秘书长、丰泽区作家协会主席、海峡都市报小记者团导师姚雅丽,与小记者们谈谈阅读这件事。
如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记者: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能读千赋则善赋”。阅读既能增长孩子的见识,也是写好文章的重要条件。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呢?
姚雅丽:第一,应该在家长和老师的把关下,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有的家长说“我家孩子不爱读书”或“只看漫画”,一些低年级孩子识字量不多,过渡阶段确实可能出现这些情况。这个时候,家长要做足功课。比如,与孩子共读一本书,读完后再办个家庭故事会、讲故事比赛或有奖竞答,孩子的兴趣自然会上来;或者,家长先把要求孩子读的书读通了,消化了,再拿着书给孩子讲故事,讲到最精彩处来个戛然而止,让孩子感觉意犹未尽,自然会迫不及待地把书抢过来阅读。当然,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也有必要,比如,在孩子能接触的范围内,尽量减少漫画书的数量;给孩子布置必须完成的阅读任务,并进行适当引导。
第二,家长要做孩子阅读的引路人,与孩子共读、分享。家长自身要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尽可能多花一些时间来阅读,并陪伴孩子阅读,与孩子一同探讨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或进行有趣的续编、再创,还可以巧妙地创设一些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思考,并从书中找到答案,增强孩子阅读的成功体验。家长的示范作用是引导孩子阅读的无声语言。
第三,给孩子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学校、家庭、周边的环境,目之所及,都有书的身影,耳之所闻,都有琅琅书声。
第四,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读完一本书,进行一定的考核,并应孩子的要求,给予适当的奖励。
如何挑选适合的书籍
记者:市面上的书籍太多了,如何为孩子们挑选适合他们阅读的书?
姚雅丽:首先,可以挑选集中人类知识与智慧的书,即经典名著,现当代名家优秀作品,报纸杂志上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好文章。比如,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茅盾文学奖作品、鲁迅文学奖作品、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作品、纽伯瑞文学奖作品、冰心儿童文学奖作品、国家图书奖作品……当然,要让孩子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
其次,读书人要当杂食家,各种各样的书都要读。文学的、哲学的、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体育的、历史的、艺术的都要看。这样,你的文化视野才会宽广,思想才会通透而灵活。
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同年龄段,阅读的书籍应该有所侧重。低年级可以偏向童话故事、科幻故事、寓言故事、绘本故事等,最好是注音本,图文并茂,增加趣味性,降低阅读难度。中年级可以推荐阅读充满想象力,贴近学生生活的儿童文学作品和部分阅读难度较低的名著。高年级最好推荐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现当代名家作品。
如何做到有效阅读
记者:很多人理解中的“阅读”,就是“看过”。可能书看完了,知识并没有积累到。那么,如何做到有效阅读呢?
姚雅丽:第一,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上圈画,或做好读书摘录,写好读后感。不要一本书读完后,书上干干净净的没有任何痕迹。
有的老师会要求孩子阅读时摘抄书上的好词好句,但一些低年级孩子可能无从下手,不知哪些是好词好句。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边读边想,慢慢学会欣赏,并动笔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自己的本子上。读到有感触的地方,把自己的感想、体会写下来。引导写读后感时,家长可以根据文本内容,提一些与人物、主题或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成长相关的问题,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让孩子写下来,这样就比较容易了。
第二,好书不厌百回读。反复阅读,熟读成诵,是一个积累、内化的有效过程。
第三,将读书与写作相结合,在阅读中吸收、拓展,在写作中应用、提升。把阅读积累的语言素材和写作方法、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孩子刚开始学写作时,可以先让他们仿写。慢慢地,融会贯通后,自然就水到渠成,落笔成章。
第四,读书与生活结合。把书中的知识、经验应用到学习中、生活中,去思考、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智慧,做到知行合一。
最后,我想告诉孩子们:不要说没时间阅读,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还是有的,要善于把零零碎碎的时间利用起来阅读。当你把读书当成生命所需和成长的最美体验,你会发现:所有的阅读,都会在生命的某一刻,闪闪发光。
又一个海都小记者站
在融创泉州成立啦!
海都讯(记者 刘薇 吴日锦 林良标 文/图) 又一个海都小记者站——融创泉州·海峡都市报小记者站成立了!
7月24日,海峡都市报小记者团团长、泉州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胡建志,与新“上岗”的小记者们分享了小记者第一课。小记者们认真听讲,已经开始憧憬接下来的小记者生活了。
今天,我当上一名小记者
海都小记者:黄悦洋 泉州市洛江区实验小学二年1班 指导老师:吕雅瑜
今天,我当上了一名小记者!
记者是做什么的呢?一开始我有点疑惑和不确定,问了妈妈。“记者就是采访一些人物,了解一些发生过的事情,并且记录下来。”妈妈大致说了一下,我有点似懂非懂。
怀着好奇和忐忑的心情,我参加了融创泉州·海峡都市报小记者团成立仪式。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同龄的小伙伴,还见到了真正的“大记者”们,他们原来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胡建志团长告诉我们记者的任务,还有新闻的五要素,并且叮嘱我们在采访别人的时候,要有礼貌地自我介绍,等到对方同意的时候才能提问。原来采访就是相当于聊天啊,这让我忐忑的心安定了不少。
胡团长还说,当一名记者最重要的是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记者的责任是很重大的,他们让我们及时了解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事情,并且保证真实。妈妈总说,现在网络上有很多谣言和夸大的信息。我想,记者就是对抗这些不真实信息的勇士吧!
胡团长还介绍了小记者团的各种活动,比如参观科技馆、博物馆、非遗馆、冰墩墩工厂,游览名胜古迹等。这像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我开始向往而且期待着活动的开始!
穿上黄色的小记者马甲,戴上小鱼儿渔夫帽,面对着专业而幽默的摄影师叔叔,我觉得自己好像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肩负起了当记者的责任!
今天将是我暑假过得最有意义的一天!新的征程,新的开始,我将为成为一名真正的小记者而努力!
(活动执行:姚青青、朱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