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境外网购之旅 成为一生噩梦

北京一大学生海淘“催情水”被查获,已构成走私毒品罪

N北京日报

接触境外网站,仿佛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大学生小新(化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海淘购买了一瓶“催情水”。从好奇到沉迷,再到涉嫌刑事犯罪,“境外网购之旅”成为了他一生的噩梦……

案情回顾

案发时,小新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名大三学生。一次偶然机会,他接触到了境外网站,浏览时看到了大量未曾接触过的新鲜事物,还有一些陌生的、神秘的“商品”也在不断挑动着他的好奇心。

“‘催情水’真的有宣传的那么神奇?我想买瓶试试。”2021年6月,年轻的小新没能抑制住自己强烈的好奇心,询问卖家“催情水”都有什么种类、价格等问题后,最终购买了一瓶男用“催情水”,售价380元,运费240元。卖家还贴心地嘱咐:“为方便起见,外包装贴纸都会拆掉换成按摩精油的贴纸,加我另一个微信号,免得你被封号。”

不久,小新收到包裹正在清关的信息。在清关过程中,禁毒与缉私部门的侦查员发现该可疑物品,随后,小新在家中收货时被警方抓获。

起初,小新还想蒙混过关,谎称海淘的是护肤品,但在警方的询问下,他最终供认出于好奇心理购买“催情水”的犯罪事实,并坦言知道该物品应该属于违禁品,可能含有国家管制药品成分。

经称量,小新购买的涉案毒品重量为4.20克。经鉴定,在涉案透明液体中检出管制精神药品γ-羟基丁酸成分。

以案析法

检察官介绍,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本法规定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等含有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而本案中的γ-羟基丁酸就是其中的一种。

针对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所实施的是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的行为,而“应当知道”的情形之一就包括以伪报、藏匿、伪装等蒙蔽手段逃避海关、边防等检查,在其携带、运输、寄递的物品中查获毒品的情形。

本案中,小新明知购买的物品中可能含有国家管制的药品成分,仍从境外购买并邮递至国内,其行为已构成走私毒品罪。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