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龙眼,甜吧?荔枝,好吃吧?它俩杂交生出来的“孩子”,没吃过吧?我国的农业科学家们,又“整新活儿”了!世界上第一个龙眼与荔枝杂交的新品种——“脆蜜”在我国诞生!
鲜嫩清甜,似龙眼;个儿大肉多,似荔枝。那它到底算荔枝还是龙眼呢?促成这门“亲事”又有多难?
水果杂交并非新鲜事,比如橙子,就是柚子和橘子杂交的后代。今天的《谈天说地》就来聊聊水果圈的那些“亲事”。
龙眼+荔枝
这门“亲事”全球独一份
近日,2022年晚熟优质龙眼荔枝属间杂交新品种“脆蜜(SZ52)”现场观摩品鉴会在广州从化举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龙眼和荔枝杂交的新品种,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育种团队负责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成明介绍道。
千百年来没成的“亲事”
被中国科学家“说成”了
龙眼和荔枝的“亲事”,可以说有点特殊。
龙眼与荔枝都属于无患子科,二者是亲戚关系。无患子科家还有个“刺儿头”似的红毛丹。虽然长相上各有个性,但剥开就知道,它们仨确实是一家子。
可是就这么近的亲戚关系,龙眼和荔枝却不能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强的生殖隔离。
荔枝和龙眼分别属于无患子科下不同的属,二者虽然生境相似,本来就是邻居,千百年来却从未出现过杂交后代。曾经有国外的团队,尝试撮合龙眼和荔枝,好不容易有了娃,但还没长大就“挂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这次,我国科学家成功了,让石硖龙眼当妈妈,紫娘喜荔枝当爸爸,成功远缘杂交诞生了新品种“脆蜜”。
妈妈石硖龙眼,原种出自广东南海平洲,是栽培历史悠久的名种。而爸爸紫娘喜荔枝,又称“荔枝王”,主要生长于海南省海口市火山岩地貌,现已广泛被引进到广东、广西、福建等荔枝产区种植。
对荔枝花粉进行伪装
骗过龙眼的“防守”
那么,龙眼和荔枝的“无子”难题,是如何破解的呢?科学家给它们“下药”了。
不光是下药,华南农业大学的刘成明教授课题组,综合运用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手段,对荔枝的花粉进行了伪装,骗过了龙眼的“防守”,实现授粉,成功受精。
科学家们在盛花期之前,在龙眼和荔枝刚开放的雄花上,采集花粉,然后将龙眼的花粉用紫外灯照射12小时以上,让它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再与健康的荔枝花粉混合,送到龙眼柱头上。这时的龙眼柱头被一种化学“秘方”迷惑了,还以为来的是龙眼,却不料实际上是荔枝。“被骗”的龙眼,就这样成功生下了“脆蜜”。
“育种的过程其实十分艰难、复杂,成功率只有千分之几,但最后我们还是做到了。”刘成明说。
“脆蜜”到底算龙眼
还是荔枝?
“脆蜜”一经面世,就引来了许多好奇的声音,“脆蜜”作为龙眼和荔枝的孩子,长相随谁?味道随谁?有无籽版本的吗?
从颜色上来看,“脆蜜”是黄的,随龙眼妈;从个头上来看,它比较大,有纹路,像荔枝爸;从口感上来说,甜度最高能到21度以上,这点随妈。“‘脆’和‘蜜’很好地概括了它的特点。”刘成明说。
这个杂交品种究竟是荔枝还是龙眼呢?刘成明解释道,事实上,“脆蜜”仍然是一个龙眼品种,不过其果肉很嫩,这点与荔枝类似,另外,“脆蜜”果皮的龟裂片很明显,呈疙瘩状,这也是荔枝才有的特点。
当然,继承了父母优点的“脆蜜”,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晚熟性。荔枝、龙眼的鲜果期短,而也许以后,中秋节、国庆节甚至整个10月,都能吃到最新鲜的“脆蜜”了。
“说亲”15年才成功
啥时能吃上“脆蜜”?
那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能吃上“脆蜜”?
刘成明教授团队从2007年就开始着手给龙眼、荔枝“说亲”,经过了几年的实验,直到今年,终于通过了新品种评定的现场鉴定程序,这意味着“脆蜜”马上就能推出种植,三五年后实现量产,进入市场,端上餐桌。
据了解,“脆蜜”枝条生长能力很强,树势壮旺。广州从化一处果园在2020年3月开始嫁接“脆蜜”,2021年就已经开始挂果,这与“脆蜜”的生长特性有关。据介绍,“脆蜜”一张复叶上有7对小叶(石硖龙眼为5对,荔枝只有3对),小叶很大,总叶片面积大,光能利用效率高,因此,孕育的花穗和果穗也较大,容易实现高产稳产目标。
“脆蜜”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更耐低温,抗寒性强。2021年1月,潮州经历了(-3)~(-4)℃的低温,同一区域的石硖龙眼枝条受冻严重,叶片干枯发黄卷曲,冻害程度达到4级,但“脆蜜”叶片只有轻微受害,冻害程度仅为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