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限行栏杆“上岗” 阻断非机动车逆行

福州交警在人行道安装隔离设施,规范电动车和自行车驾驶行为,保障行人专用通行路权

新设立的限行栏杆

N海都记者 周字艺 文/图

最近一段时间,细心的福州市民在出行的时候或许会发现,在福州的一些人行道上,多了一些形状各异的栏杆,它们或呈直角形,或呈圆弧形,在这些栏杆的周边,还设立着数个石墩子。

5日,记者从福州交警获悉,这些栏杆叫做“非机动车限行栏杆”,而立在它们旁边的,叫做“挡车柱”,从7月开始,它们就先行设立在福州各大路口的人行道上。

现场

盲道从限行栏杆内穿过,轮椅也可流畅通行

5日下午,记者跟随交警一起,来到了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华林路邮政局门口的人行道上。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的限行栏杆呈直角状,同时,原本笔直的盲道延伸到栏杆内部时,还“拐”了一个弯,跟随栏杆走向的变化而变化。

在现场,福州市小善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郭兵坐着轮椅,体验着新设立的限行栏杆,流畅地在新设立的限行栏杆中穿行。“用这种方式,既可以阻挡电动车和自行车,又可以让我们顺畅地通行,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郭兵说。

记者咨询福州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周浩得知,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还是《福州城区电动自行车号牌管理办法》(市政府第82号令),都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通行规则做出了规定。然而当前,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经常贪图方便走捷径,占用人行道通行、逆行。

在现场,周浩还向记者展示了在华林路155号新华广场车辆出口处,未设立限行栏杆的一段监控录像。由于是上学时间,在画面中,人行道上挤满了逆行的电动车,从上学的学生和接送的家长身边飞奔而过,不禁让人捏一把汗。

部门

增设限行栏杆和挡车柱,规范车辆按道行驶

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交警部门会同城管部门,多次研究和实地踏勘,采取在无障碍口增设非机动车限行栏杆和挡车柱等措施,限制电动自行车占用人行道骑行,其中限行栏杆通行宽度统一设置为90cm,调整盲道从限行栏杆内部穿行;挡车柱净间距设置为45cm,确保不影响轮椅、婴儿车等通行。

市城管委市政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培荣表示,7月20日,城管部门先期在五四路嘉健大厦入口北侧、树兜路口南侧、营迹路口北侧等3处进行试点,采用直角弯形和圆弧形两种不锈钢限行栏杆,取得了较好成效;8月22日开始,逐步在华林路(五四路至鼓屏路)、鼓屏路、八一七北路、古田路(八一七路至五一路)、乌山路、杨桥东路(达明路至八一七路)等6条电动自行车禁停道路推广实施,有效从源头上规范电动自行车驾驶行为,保障行人专用通行路权,促进城市交通管理更加精细规范,预计在9月中下旬能够全部完成。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