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汤先增
金秋柚香,又到一年琯溪蜜柚成熟季。作为地标农产品,漳州市平和县琯溪蜜柚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曾作为乾隆年间贡品而被民间称为“皇帝柚”,它甚至比平和县更为知名。
琯溪蜜柚核心产区在小溪镇旧楼村,几乎每隔三五十米就有一个蜜柚仓库,其中有5个仓库属于当地蜜柚商家江咏和杨思知。这两名30多岁的福建小伙,靠着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开始创业,仅去年蜜柚产季就通过拼多多电商卖出1万吨琯溪蜜柚,该网店还连续20多天占据蜜柚销量排行榜第一。
做水果电商,既要会数学也要会物理
小溪镇旧楼村距离平和县城不到10分钟车程。村内一座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仓库内,今年35岁的江咏和33岁的杨思知正在讨论着柚子上架店铺的时间。每年的中秋节都是琯溪蜜柚的第一波销售高峰,但今年情况略有不同,因中秋节提前,而柚子成熟时间集中在9月中下旬开始。如何定价、何时上架,是他们俩近期讨论最主要的话题。
“做水果电商,不仅要会数学,也要会物理。”江咏说,以成本为例,在外行人眼里无非是收购价、人工成本、纸箱包装成本、快递费用、营销费用,但其实还有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成本,往往决定着盈利或亏本。
据了解,在2020年,靠着一根网线和一台电脑,杨思知开了一家拼多多的店铺,拉了一个小队伍,当年卖出7万多斤的柚子,这让他看到了信心,但苦于自己没有电商经验,销量一直无法提升。2021年春节一过,他找到了返乡过年、有电商经验的江咏。
经过数月的筹划、准备,2021年8月,他们在拼多多上开了一家新店,取名“甜精灵生鲜旗舰店”。从去年9月开始,两人的店铺销量持续暴涨,一度在20多天的时间里,占据拼多多蜜柚销量排行榜第一,总计卖出2000多万斤琯溪蜜柚。
寻找小时候的味道,“订单式种植”首次进入柚子行业
虽然年龄相仿,但江咏和杨思知性格迥异,江咏内敛、少语,而杨思知则十分外向、豪爽。江咏说,当时杨思知的一句话打动了他:“想寻找小时候的柚子味道”。
“琯溪蜜柚真的很好吃,但前些年市场上各地柚子品种太多了,质量参差不齐,外地柚子打着琯溪蜜柚品牌在卖,而本地柚子质量又不稳定,导致琯溪蜜柚无法真正破圈。”杨思知说,之前卖柚子的都是外地采购商,他们拼命压低价格,导致果农不肯研究如何种好果、不舍得投入,果子质量不稳定,价格自然上不去,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我们不仅仅是在卖柚子,同时也在保护着琯溪蜜柚这个品牌,我们种了500年的柚子,琯溪蜜柚的牌子不能砸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杨思知说,有了去年的电商销售经验,今年他和江咏决定进入“订单式种植”——在春季柚子开花时,就向果农以两倍于种植成本的价格预订,并提前支付每亩农资的钱。这样的目的是让果农打消销售难的顾虑,把精力花在种植上,同时,他们对预订的柚子果进行网格化管理,派出技术人员教果农如何科学种植。
登陆拼多多农货节,打造“超级农货”
对于今年的琯溪蜜柚产季,他们信心很足。今年的柚子,品质是近几年来最好的,原因是上半年的持续降雨,给了果树和柚子充足的水分,而下半年持续高温和定期降雨,让柚子有充足的糖分和鲜嫩的果肉。
目前,平和琯溪蜜柚已登陆拼多多农货节专区。他们两人做了充分准备,团队成员近200人,一共投入9个仓库,可满足日销量4万到7万单。“今年的销量目标是3000万斤。”江咏说,下一步他们希望在拼多多各项惠农资源的助力下,将高品质的琯溪蜜柚打造成“超级农货”。
“好农货不仅要产出来,更要卖出去。我们以农起家,创新‘农地云拼’推动优质农产品的大规模‘产消对接’,一直以来都是平台的工作重点,每年一度的农货节更是有效的抓手之一。”拼多多农货节负责人表示,自2019年8月起,拼多多已连续四年举办农货节,辐射产区从2019年的500个、2021年的逾1100个扩展至如今的近2000个。
据了解,此次“超级农货节”拼多多累计投入15亿扶持资源,除了一如既往地在农产品“零佣金”基础上投入百亿补贴、秒杀万人团等资源外,还将联合湖北等地的十多个县(市)开展助农直播,拉动优势农产区的销售,提升品牌农货、地标农产品的声誉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