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新版义务教育艺术课正式“上线”

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八至九年级学生可选择两项或以上学习

N新华社

刚刚开学,长春市初中生董伟惊喜地发现,艺术课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过去只有音乐和美术,现在新增了舞蹈、戏剧、影视,而且可以自选学什么。”今年秋季开学,新版义务教育艺术课正式“上线”。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表示,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改革了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的艺术课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学生可以选择两项或以上学习。

新课程增科扩容加强综合性

自9月起,小学和初中学生的艺术课程有所变化。此前,艺术、美术、音乐为三门独立课程。而按照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艺术课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综合性更强。

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胡智锋表示,过去强调的是音乐、美术单科教育,现在综合性加强,艺术课成为涵盖五部分内容的综合课程。“此次课改的核心变化在于,教育理念从育学转为育人。涵盖五个领域内容的新艺术课,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他说。

让艺术教育更加“立体可感”

一段悠扬的琵琶独奏后,随着六幺舞视频片段的播放,身着汉服的学生口中诵读《将进酒》缓缓步上前台,摆出《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优美造型……这是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孙小华的新课标教研展示。

孙小华表示,学科融合是本次课改的重要探索,目的是增强学生综合美育素养,让艺术教育更加“立体可感”。

根据新课标,一至七年级需有机融入舞蹈、戏剧、影视内容。例如,三至七年级的舞蹈主要学习舞蹈基本元素、舞蹈片段、主题即兴表演等。戏剧则选用音乐、语文、外语等教材中的教学素材,进行课本剧编创表演等。影视则让学生在欣赏优秀影视作品的同时,开展实际操作。记者看到,新课标还设计了创编校园微电影、定格动画等内容。

对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采访中,不少一线教师认为,艺术课程内容增加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和教法创新都提出了挑战和更高要求。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艺术教师开展培训,采用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工作坊、线上线下混合式研讨等开展培训。

沈阳市组织音乐、美术教研员进行学习研讨,组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音乐、美术教师参加课标培训和解读活动,全市部分音乐教师代表参加市级戏曲专项师资培训。

“我们观看了教育部和多所高校专家的在线分析解读,同时进行多学科集体备课,寻找共同的学科融合点,探索融合教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音乐教师何凤龙说。

多位专家建议,学校应联合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歌剧院等办学,丰富、优化相关课程内容。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