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及逻辑思维障碍等,最终发展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目前该病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正确的措施,改善和延缓病情。今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9月21日)的主题就为“知彼知己 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聚焦于早期筛查、早期诊断。
预防: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风险因素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林红副教授介绍,阿尔茨海默病与很多因素相关,如年龄、性别、遗传、受教育程度、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抑郁、听力减退、缺乏体育锻炼、低社会接触和不良饮食习惯等,建议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风险因素。
在日常生活方面,建议老年人群保持充足睡眠(每日7~9小时)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多参与一些运动、听听音乐、广交朋友等。在饮食方面,部分老年人过度重视低盐低脂饮食,反而不利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
一旦发现自己或者患者有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减退,应提高警惕,及时前往医院的记忆门诊进行相应评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只有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后,才能决定疾病的诊断、干预方式以及是否用药。
筛查:“画钟测试”适合所有老年人群
提早通过筛查了解自身的记忆状况,可以更有效、更全面地准备、应对、克服和战胜阿尔茨海默病对自己和家人的侵扰。
“画钟测试,也称时钟绘制测试(CDT),简单易行,是目前医院里广泛使用的认知筛查工具,可以快速反映出老人对时间概念的理解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与记忆功能是否正常,其测试结果是评估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风险的重要依据,适用于所有老年人群。门诊常通过画钟试验来快速了解老年人的认知状况。”林红表示。
此外,目前对记忆力减退或有明确家族病史的老年人,还可以做基因检测和生物标志物(抽血+腰穿)筛查,提早发现相关病理改变。
照护:不指责、不埋怨,督促合理用药
在居家照护方面,对于生活能力保留得相对较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人起到帮助和引导的作用即可,鼓励患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做听说读写相关训练,多动脑;对于中重度患者,照料者应做好监督、照护工作,注意防范患者因记忆力衰退发生危险(如忘记锁门、忘记关火等),在患者的口袋里放置联系信息或定位仪防走失。
平时多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让患者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指责、不埋怨,督促患者按时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