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说法 上一版 下一版  

电影票只改不退,合理吗?

N综合扬子晚报 央广网

中秋档刚过,电影票难“退改签”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不少消费者有这样的经历:在网络平台上买了电影票,但买错票或临时有事不得不取消,想退票却发现,通过部分网络平台购买的电影票,只能改签不能退款,有的甚至既不能改签也不能退款,只能默认票钱打了水漂。

目前电影票的退改政策到底是怎样的?是否有统一的标准?“只能改不能退”的规定又能否站得住脚?

案例

观众想退两张电影票被拒

电影城违法被罚8000元

近日,山东济南市槐荫区法院公布了一则关于“网购电影票退改签”的典型案例,该案判定电影票“不退不改”违法。案情回顾如下:

王先生通过某售票网站订购某电影城当晚的两张电影票,出票后发现时间错选成第二天晚上。因售票网站上没有设置退票流程,王先生立马联系售票网站客服要求改签,却被告知要与电影城联系。不料电影城态度强硬,以王先生购票前已勾选同意“不退不改”协议为由,拒绝退改签。

王先生投诉到当地市场监管局。当地市场监管局调查核实后,将售票网站涉及的违法线索移交网站所在地市场监管局,并依照法定程序对电影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对其罚款8000元。

法院认为,消费者网购电影票,彼此之间形成服务买卖关系。电影城单方设置退改签格式合同条款,关闭退票与改签程序,观众被迫同意其“购票后不能再退票与改签”的条款后,方能继续在售票网站上购买电影票,其行为构成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而限制、排除了观众在合理时间内退票或者改签的合法权益,加重消费者责任、减轻经营者责任,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属于无效条款,因此,电影城拒绝王先生及其他消费者退改电影票的行为违法。

因无法计算具体违法所得,市场监管局按照《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对原告处以8000元罚款并无不当。法院认定,市场监管局和区政府作出的行政决定书,符合法律规定。最终,法院依法判决,驳回电影城的诉讼请求。

说法

不退不改“潜规则”

该改改了

记者从行业协会了解到,由于我国影院行业呈现散而杂的特征,目前尚未对此有统一的行业规范。电影票不可退票的规定似乎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近日也呼吁:电影票不退不改的“潜规则”,该改改了。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电影院作为格式合同的拟定方,处于强势地位,在设置电影票退改签规则等格式条款上占据优势,消费者若想享受观影服务,必须得接受电影票“不退不改”这道“槛”。然而,看似双方达成“不退不改”合意的表面形式,并不能掩盖该条款减轻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负担的实质,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诚然,电影票具有时效性质,若消费者随意退改,经营者将面临电影票无法二次售出的风险,不可避免会给经营者带来损失。但是无论是单方取消交易,还是因各种原因变更观影时间,这都属于可以预见的正常市场经营风险,这种一刀切式的“不退不改”实则是将风险全部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有违公平原则。

市场

福州不同影院

退改规定存在差异

记者在某购票平台上浏览发现,福州不同影院的退改规定存在差异。有的影院在购票之后既可以退票也可以改签,但多数影院不能退票,只能改签。不同影院改签费用也各不相同,根据消费者退改签时间的早晚、距离电影开映的时间距离等,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

比如,一家影院不支持退票,支持改签。未取票距开场时间4小时前,改签手续费整单10元;未取票距开场30分钟前,改签手续费整单14元;未取票开场后,不允许改签。

而另一家影院规定,未取票距开场时间24小时前,改签手续费整单10元;未取票距开场60分钟前,改签手续费整单12元;未取票距开场60分钟内,不允许改签。

也有影院既支持退票,也支持改签,但要视情况收取手续费。比如,一家影院规定,未取票距开场24小时前,可免费退票;未取票距开场60分钟前,退票手续费整单4元;未取票距开场60分钟内,不允许退票。至于改签,这家影院则在未取票距开场时间60分钟前,均可免费改签,但未取票距开场60分钟内,是不允许改签的。

记者还发现,福州大部分的影院都规定,仅限整单退改签,不支持分座位退改签。

□小贴士

消费者如何维权

记者从相关行业协会了解到,目前各地影院、剧院等对于退改签的规定,通常由多方协商决定,影院、剧院有较大自主权,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行业规定。

那么,消费者如何维护合法权益?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消费者购票之后,因为身体不适等原因无法前往观看的,可以联系平台或者影剧院协商退款。

“首先可以去找售票商家协商退款,告知其真实情况。如果协商不成的话,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去投诉,请他们调解。若不能解决,还可以申请仲裁,或到法院去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专家建议,观众在购票时可以货比三家,根据不同影院的服务能力来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

打开猫眼、淘票票等购票平台,在“筛选”一栏中选择“退票”或“改签”服务,就可以清晰看到哪些影院支持退改签,并可在影院介绍页面中查看不同的退改签标准。如果对某一家影院的退改签服务不满意,可以换一个服务更好的。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