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福州居民吃上深度处理自来水

飞凤山水厂扩建及深度处理工程正式并网通水,水质更优质、口感更甘甜

飞凤山水厂扩建及深度处理工程正式并网通水

飞凤山水厂生物活性炭滤池

飞凤山水厂絮凝沉淀池

N海都记者

陈晋/文 马俊杰/图

9月28日,记者从福州水务集团获悉,作为福州市2021年及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飞凤山水厂扩建及深度处理工程正式并网通水,飞凤山水厂成为省内最大规模的深度处理工艺水厂。据悉,随着飞凤山水厂投用,加上城门水厂,仓山区南台岛片区有2个水厂负责片区供水。

日供水能力30万吨

2016年12月,飞凤山水厂建设工程一期建成投产,供水规模为15万吨/日。随着金山片区的快速发展,区域用水人口增加,需水量也逐年增加。为提升区域供水安全保障水平,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于2020年启动飞凤山水厂扩建及深度处理工程,扩建规模为15万吨/日的常规处理工艺,并新建规模达30万吨/日的深度处理工艺。扩建后的飞凤山水厂日供水能力达30万吨,于今年6月进入调试运行,9月28日正式通水。

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忠庆介绍,飞凤山水厂在净水常规处理工艺“机械混合+折板絮凝+平流沉淀+V型过滤+次氯酸钠消毒”的基础上,在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增加了“预臭氧”和“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两个生产工艺。经过深度处理的自来水,水质更优质,口感也更加甘甜。在遇到突发的原水污染状况时,还可增加多级屏障功能,进一步保障饮用水安全。

数字化精细化控制

结合飞凤山水厂的扩建,福州市自来水公司对水厂的构筑物、生产设备、管道系统进行了超精细三维数字化复刻,搭建了省内领先的数字孪生水厂。该数字孪生水厂通过对接水厂业务数据、生产监测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等多维实时动态数据,并将水厂运营最为关注的安全监控、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巡检调度等板块高度集成化,实现水厂各个关键工艺及运维节点的精细化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飞凤山水厂在生产、排放等环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如在生产环节,通过臭氧投加的预处理及深度处理方式,节约了次氯酸钠消耗;同时,水厂泵组均采用变频电机,极大地节约了用电能耗;制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通过排泥水处理系统进行回收处理,实现了零排放。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字孪生水厂系统的统计分析、运行优化,进一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与能源消耗的降低。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