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医生,我儿子头晕、头痛,在家电子血压计都量不出来,赶紧帮看看!”日前,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心内科林建珍副主任医师的门诊,来了一对母子,患者是不到30岁的年轻男子小张(化名),身高1.73米的他,体重却达100公斤,血压高到“爆表”,林医生用水银血压计多次测量血压,最高达260/140mmHg!这种情况容易出现高血压急症,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脑血管意外!林医生赶紧安排小张住院治疗,小张的血压逐渐降到安全的范围。
9月29日是第23个世界心脏日,主题为“万众一心”,意在提高公众的心血管健康意识,倡导心血管病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减少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四高”小伙心脏长“石头”
林建珍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才得知,小张的父母来自北方,全家饮食一直都比较重口味,喜欢咸油甜辣,父亲有几十年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小张在5年前也发现血压开始高了,血压在150~160/90~100mmHg左右。社区医生建议小张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开始口服降压药治疗,但父母不能接受其这么年轻就吃降压药。他本人也没有意愿改变生活方式,加上是个“宅男”,这两年体重是一路猛进至100公斤大关。
入院后经过详细专科检查,医生发现小张除了肥胖,他的血脂、血糖、尿酸都开始高了,明显已出现代谢异常表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心脏CT扫描看到,他的心脏血管壁长出大小不一的“石头”——血管出现钙化了。
冠脉钙化的年轻人并不少见
“血管钙化失去弹性,容易出现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心血管病。”林建珍副主任医师介绍,90%冠心病患者的冠脉出现钙化。“过去,大家认为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现在很多中青年也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尿酸异常、慢性肾脏病等,冠脉钙化的人群也不少见。”
而小张的冠脉钙化就是因为多年的肥胖和不良的生活方式,而且没有及时干预引起的。林医生给小张开出一套“心脏康复处方”:包括药物降血压、调血脂、降尿酸和控血糖,限制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处方,以及安全有效的精准运动处方等。小张的危险因素得以控制。
预防心血管疾病 从健康生活做起
那么,我们日常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冠脉钙化,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呢?林建珍医师提出了5点建议。
平衡膳食习惯: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普通成人每日谷薯类食物250~400g,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鱼禽蛋200~350g,奶类300g。食盐摄入小于5克/日,胆固醇小于300g/日,避免反式脂肪酸,碳水化合物供应能量控制在50%~55%。
坚持身体活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者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
合理控制体重:成人每日热量摄入控制在1200~1500大卡(女)、1500~1800大卡(男)。
戒烟和限酒: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25克、女性<15克。酒精量=酒瓶标识酒精含量×饮用量(ml)/100×0.8。
健康睡眠和心理:每日保持7~8小时充足的睡眠时间及良好的睡眠质量,保持乐观情绪。
最后,林医师提醒,如果已经出现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一定要重视并及时就医,不要“视而不见”,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