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省市农科院共建 杂交水稻生产与繁育研究中心

海都讯(据福建日报) 14日,由省农科院、三明市农科院共建的杂交水稻生产与繁育研究中心,在三明市沙县区正式揭牌。

依托研究中心,两级农科院将在种子生产与繁育过程的技术问题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按照计划,双方将联合建立“水稻新品种再生能力初步筛选测试基地”,共同选育适合轻简化机收的再生稻品种。同时,双方还将合作开展优质早稻品种选育,以及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解决种子生产与繁育过程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我省杂交水稻育种优势突出,尤其在超高产育种、优质稻品种选育、抗瘟不育系选育和超级稻、再生稻育种栽培技术等方面处于全国优势地位。其中,“汕优63”是我国推广时间最长、应用面积最大、增产最显著的水稻良种。目前,全省杂交水稻制种收获面积达35.8万亩,生产种子7600万公斤,平均亩产212公斤,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满足了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25%以上用种需求。眼下,三明市正大力推进中国稻种基地建设。今年年初,建宁、泰宁、宁化、尤溪4个县入选新一轮国家级制种大县认定名单。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