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周字艺 通讯员 廖金朋 黄中泉) 随着天气转寒,又到了候鸟一年一度的迁徙季。日前,三明永安的鸟类爱好者罗华兴在观鸟的过程中,拍到一只“不常见的季候鸟”矛斑蝗莺,而这只鸟也成了当地鸟类的新记录种。
17日上午,罗华兴来到永安市大湖镇坑源村,像往常一样巡看那儿的几口鱼塘,他看到了盘旋捕猎塘鱼的黑鸢,在一片轮作休耕的田地上,还有灰头鹀、小鹀等鸟类。
许多鹀鹨等小型鸟,正在结籽的枯草茎上觅食,罗华兴观察等待了一会儿,便抓拍了一组。然而查看图片时,他发现其中一只鸟的外形有些眼生,身上布满黑褐色斑点。他赶紧将图片发送至观鸟微信群,咨询当地的资深“鸟友”。
开始时,其他“鸟友”都认为它疑似“小蝗莺”。但片刻之后,罗华兴得到了《中国鸟类观察手册》编委王瑞卿的确定回复,证实了那只鸟儿是矛斑蝗莺。
就这样,矛斑蝗莺成为永安市的鸟类新记录种,也是三明市的鸟类新记录种。
□动物百科
“不常见的季候鸟”矛斑蝗莺
据资料显示,矛斑蝗莺为“不常见的季候鸟”,繁殖于我国东北和新疆阿勒泰地区,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中国东部及西北部。
它的体型略小,在12.5厘米左右,具有细而不明显的淡黄色眉纹,上体橄榄褐色密布粗著的黑褐色纵纹,下体乳白色具黑色纵纹,尾羽端部无白色。
矛斑蝗莺主要以毛虫、蚱蜢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为食,冬天时也吃部分草籽。
它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地带的林缘疏林灌丛和草丛中,尤其喜欢在湖泊、沼泽、河流等水域岸边或邻近的芦苇塘、茂密的苇草间或灌丛间栖息,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极畏怯,好隐蔽,受惊时少起飞,而是站在地上急扫其尾或躲藏进草丛,迁徙期易发现于耕田和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