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陈江燕梁展豪 文/图) 连江县苔菉镇陆岛码头旁,海风劲吹,渔船列阵停靠驻扎,秩序井然。在其中一艘渔船上,琇邦村党委书记吴传新召集了渔民、工作人员,聚在一起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在渔船上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热血沸腾!”49岁的林华剑有着30年的赶海捕鱼经验,细数过去5年身边的发展变化,他感受最深的,便是眼前新建成的苔菉国家中心渔港,还有头顶上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耕海牧渔提供了双重安全保障。
在国家中心渔港建成前,当地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避风港湾,有台风时,渔民们只得前往较远的地方避风。“风浪稍微大点,晚上便睡不着觉,生怕船被吹走。”林华剑说,今年8月国家中心渔港投用后,大家的生产生活大变化,“渔船可以安全地停靠在家门口,我们可以安心睡觉了!”
渔船有“避风港”,渔民出海作业也有“护身符”。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9年,苔菉镇给所有渔船安装了配备有AIS船舶防碰撞系统的北斗示位仪。有了这个“神器”,“人、船、港”信息形成“一张网”,实现了渔船信息尽在掌握。
“天上巡、地下守,筑牢了海上的安全防控屏障,我们吃下了‘定心丸’,出海底气更足啦!”渔民安全感越来越足的背后,是当地发挥海上党组织和渔民党员引领作用,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断努力。
据了解,近年来,连江县通过创新打造县级“海上党委”,建立“1355”海上服务治理管理体系,提供海上治理、生产、销售、安全、金融五大服务,实现渔业大县向渔业强县的转型升级。
“以海上振兴联盟党支部为圆点,通过党员示范带头、技术骨干主导、渔民共同参与的方式,未来我们渔民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吴传新表示,接下来,琇邦村将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完善海上多元服务管理,推动渔业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让渔民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