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小病不出村 健康送到家

N据福建日报

一个摆放着米饭、鱼肉、胡萝卜、苹果等食物模型的陈列架,一张清楚列着三明市门诊特殊病种免费药品目录的表单……

“这些模型摆出来,很直观,糖尿病患者就明白自己平时怎么吃才健康、用什么药是免费的。”16日,站在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崭新的卫生所里,彭健康感慨道。年过七旬的老彭自1974年就在沙县夏茂镇当起了“赤脚医生”,如今的彭健康,当起了村里的“健康管理员”——除了日常事务,还要负责俞邦村和隔壁松林村共200多号慢性病村民的健康管理。每月的21—23日、24—27日,他就带着血压计、血糖仪、免费药品等,分别到两个村的慢性病患者家进行随访。

“慢性病主要是高血压和糖尿病,平时按时吃药,多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病情基本很稳定。”虽然忙碌,但他乐在其中,“以前治疗这些病都要村民自己掏钱、到县里拿药也不方便,现在医保报销后老百姓看病就医负担减轻了许多,又有送上门的定期检查,大家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了。”

在老彭看来,医改不仅带来了实惠,也正在悄悄转变村民们的观念。

医改也让老彭更有底气。曾经,他是游走在俞邦村和松林村之间的“赤脚医生”,“总院制”改革后,卫生所纳入沙县区总医院管理,县乡村三级的联动更紧密了。

以慢病管理为例,随访结果上传后,血压血糖异常的患者,会在区慢病管理系统被“标红”,成为他两周后再次随访的重点对象。

特别是“双向转诊机制”施行后,村民一般的小病痛、慢性病管理由他解决;没有治疗条件或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在他的联系下,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症状稳定后,患者又转回他这里做后续的健康管理。

如今,彭健康不再需要凭购药证自费买药,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发的药品就可以满足治疗需求。“现在个人收入也提高不少,还有了保险、养老金”。这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去年,俞邦村还建起了60多平方米的村卫生所,他的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报告指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让我们倍感振奋。”沙县区夏茂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麻晓琴说,截至2021年底,夏茂镇共有27个村建立了村级卫生所,其中22个卫生所都开通了医保。夏茂镇中心卫生院还建立了胸痛单元,可以做影像拍片和心电图检查,还可以请县级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许多村民不再像以前那样为看病奔波,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