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董加固
10月26日,记者获悉,泉州市府办于近日印发《泉州市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3年,泉州全市人均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和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居全省前列,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数比增10%以上,达到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标准要求。
《实施方案》明确,泉州将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挖掘泉州“世遗文化”“海丝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和产业优势,打响“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打造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实施文旅产业能级提升行动
打造海丝文化休闲核心区。发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品牌效应,实施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创建工程,加速区域内海丝元素整合。以泉州古城为核心,全域化保护开发打造泉州古城游,培育环泉州湾“海丝”文化旅游区,建设泉州海丝新城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推进泉州古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建设海丝文化主题街区。充分运用好海丝文化元素,以泉州西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契机,打造中山路集文化、商业、旅游、休闲“四位一体”兼具闽南骑楼特色建筑与海丝风情的高品质步行街典范,积极争创全国示范步行街。
创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特色小镇、文旅商圈、综合性大型文化旅游景区项目创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沉浸式富有体验感的特色村镇、观光工厂、休闲农场、网红打卡地、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或文化产业园区,全市每年培育3~5个市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到2023年,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实施文旅特色消费促进行动
开展文化和旅游特色活动。举办“四季泉州”文旅主题、“爱泉州·大乐购”等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打造“滨海时尚旅游节”“山地生态旅游节”,打响“海丝国际艺术节”“闽南戏窝子”等品牌。推出海丝特色游、泉州文化遗产深度体验游等专项产品,到2023年,新增培育10家文化引领的研学旅游基地。
创新文化和旅游消费新业态。推进旅游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深化发展特色产业工业旅游。到2023年,新增培育10家市级观光工厂。提升观光产品质量,开发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新型旅游产品。
打造夜间经济。围绕“夜游”“夜购”“夜娱”“夜食”“夜读”等主题,推动文化和旅游夜间消费。重点提升西街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业态建设,推动中山路、新门街、源和1916、清源山创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到2023年,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支持重点商圈、博物馆、百姓书房和体育场馆延长开放时间,建设一批24小时自助图书馆、书店,提升夜游经济配套服务。到2023年,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分别打造2~3个精品夜市、夜间休闲步行街等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