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在疫情防控的紧要时刻,福州不少警察蓝、志愿红披甲上阵。他们谨记“防控是使命”,一直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他们为特殊居民争取绿色通道,赢得救治良机;他们或协助疏导人群,或帮查验健康码,或让市民维持一米线,或为市民解答各种问题;他们为了每个核酸检测点的安全有序,还动用了“警用智脑”……口罩、面罩是他们的铠甲,他们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的抗“疫”故事很暖也很美。
“智脑”统筹调度
高效助力抗疫
海都讯(记者 包华 通讯员 张宁 林昱 文/图)“会展中心检测点群众数量非常多,马上联系交警大队协助开展交通疏导。”在本轮疫情中,福州仓山区共设立核酸检测点200余个,要确保每个检测点的安全有序,离不开科学配置警力和高效指挥调度,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警用智脑”——e体+智慧赋能中心,就承担着这个大脑中枢的作用。
“九龙壁核酸检测点人员密集,请建新派出所加强现场秩序维护,确保一米间距。”“榕城广场有老人跳广场舞造成检测点拥堵,金山所执勤民警请前往劝离。”走进仓山分局e体+智慧赋能中心,全区各个核酸检测点的实时画面正在大屏幕上滚动出现,各种指令调度声不绝于耳。
据介绍,仓山分局每天都会从分局机关中抽调40至50名警力,增援全区各派出所强化核酸检测点的执勤力量。“哪里出现人数激增,我们就会马上安排警力进行增援,最大限度地防止聚集、拥挤等疫情传播风险发生。”仓山分局e体+智慧赋能中心主任林榕说,e体+智慧赋能中心还要负责接收、汇总、流转各类涉疫相关数据信息,并为上级的决策部署提供参考。从23日至今,仓山分局e体+智慧赋能中心的全体民辅警,始终保持着高负荷、高强度的高速运转。
为透析居民
开通绿色通道
海都讯(记者 陈晋 马俊杰 文/图)10月25日,福州鼓山派出所民警王建俊在晋安区香开连天双禧小区外负责核酸采样点的志愿服务工作。此时,一位居民急匆匆地向他跑来,寻求帮助。
“他说自己的家人需要做透析,且每隔一天就要做一次,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该小区的居民无法离开,希望能帮帮他的家人。”
王建俊回忆道,在得知居民的诉求后,他和同事郑硕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之后,鼓山派出所联合镇政府、卫健部门,由社区民警牵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这位需要透析的居民开通了绿色通道。而这名求助者也发来了消息,感谢王建俊、郑硕警官的帮忙,让其家人及时得到治疗。
“26日,这位居民顺利前往医院治疗。我也比较担心他家人的病情,还发消息问了下病情。”王建俊说。
5分钟来回跑数十趟
海都讯(记者 陈晋 马俊杰 文/图) “注意脚下一米线,请排好队。”“来,我帮你弄健康码。”……27日上午8时许,在福州鼓楼区光荣路与西洪路交叉口,来自中铁十八局的志愿者谢宝峰正忙着维护核酸采样点现场秩序。
记者在此观察了5分钟,只见谢宝峰不停地向前来采样的居民喊话,或是帮居民操作健康码,或是帮高个的居民挡帐篷……在只有十余米的通道上,他来来回回跑了数十趟。
“这是我参加志愿活动的第五天,这两天都是早上6点50分到岗,帮助现场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搬物品,摆好隔离栏。”谢宝峰说,他们单位是负责象山隧道改造工程的,单位负责人主动联系街道,希望能为疫情防控工作献一份力。“我觉得作为一名志愿者,每天都充满热情,这不仅展示了我们自己的风采,也向群众展现央企的担当。”
刚脱工作服
就换红马甲
海都讯(记者 刘文辉 通讯员 张静 杨胜兰文/图)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榕城按下了‘刹车’键,然而这样的静止没有把我们吞没,‘白与红’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温暖。”康驰新巴士驾驶员郭爱玉在她的微信朋友圈中写道。入职康驰新巴士15年的郭爱玉今年57岁,她不仅是一位“老司机”,也是一名“暖心志愿者”。
“爱玉同志,社区需要你帮忙做核酸检测志愿者,你有空吗?”23日,福州仓山区状元社区的张书记给郭爱玉打电话请求支援。当天晚上7点,郭爱玉刚脱下驾驶员工作服就换上了红马甲,匆匆来到悦江南核酸检测点服务,一直到晚上10点多核酸检测接近尾声,她才匆匆回到家中。
10月24日下午3点,她又主动到核酸检测点做志愿者,一一查验健康码、让大家维持一米线、为大家解答问题……郭爱玉不厌其烦。看似简单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而坚持两天服务的郭爱玉早已口干舌燥,却还是会遇到心急的人投来不理解的埋怨。“他们说我们是多管闲事,听着肯定是不好受的,但我肯定不能往心里去,在大家都着急时,要相互理解。”
记者了解到,郭爱玉已坚持做志愿者6年多了,只要她有空,各项志愿服务都会第一时间申请参加,如今,她已经累计志愿服务1000多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