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林宝珍) 近日,由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王欢博士牵头的高血压研究团队协同药学部孙红副主任药师共同构建的“新型人源CACNA1D基因胚系突变SD大鼠模型”(简称“WKH大鼠模型”),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发明填补了国内人源化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领域的空白,为探索降压作用新的靶点提供了研究模型。该研究相关内容已发表于高血压权威杂志Journal of Hypertension,并被《中华高血压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同时引用。
据介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一种以醛固酮分泌过多引起的高血压和低血钾,是继发性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目前,该领域的动物模型不多,特别是符合人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尤其是发病率占60%的双侧醛固酮增多症(BHA)的动物模型更是缺乏。
由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医院高水平建设科研联合基金共同资助,在曾赴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博士后进行研究的王欢博士牵头下,研究团队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临床具有家族聚集性青少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单基因高血压相关43个致病基因的编码区及侧翼区检测,并通过致病性的判定确定致病基因,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WKH大鼠模型。
据介绍,福州一对双胞胎姐妹在怀孕时都患有重度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的一种),她们的妈妈和弟弟也患有高血压。为评估有无妊娠加重性高血压的风险,她们在省立医院高血压研究团队的指导下做了基因检测,结果发现都有CACAN1D基因突变。随后,这个家族的11人做了基因检测,9个人存在CACAN1D基因突变,6个人有高血压。据悉,正是有了这个家系发现,激发了省立医院高血压研究团队对CACAN1D基因突变进行进一步的课题研究,最终完成了WKH大鼠模型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