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轻信宅家艾灸可提神 结果失眠了

专家称​,艾灸并非人人都适合,没有经验的普通市民,不建议自己做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新一轮的新冠疫情让福州市民的生活慢下来。连续居家办公几天,加上阴雨天气,康康觉得整个人懒洋洋的、浑身酸痛,听说艾灸去湿气可“提振精神”,与康夫人商量后,决定宅家自己做艾灸。谁知,两人连续做了几天艾灸,却导致“上火”,一人嘴里生疮,一人失眠,晚上翻来覆去直到天亮都没入眠。

对此,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吴明霞教授表示,艾灸本来就并非人人都适合,没有经验的普通市民,不建议自己做艾灸。

神操作

做了几天艾灸

却上火失眠

康康:居家办公也没闲着,整天坐在电脑前,活动更少了,肩颈更痛了。

康夫人:加上连续阴雨了两三天,身上湿气加重,整个人懒洋洋的。

康康:晚上泡个脚,去去湿气。

康夫人:记得春天买的几盒艾灸还没用完,去找出来。听说艾灸去湿气,还能提振精神。

康康:室内熏艾灸,还有杀菌驱邪作用,可以一试。

……

康夫人:连续做了三天艾灸,是不是上火了,我老觉得口渴。

康康:谁说不是,我已经失眠两个晚上了。

吴明霞:做艾灸要先辨体质,一般不建议自己在家里施灸。

医点通

艾灸后“上火”

有两种原因

康康和康夫人做艾灸后,为何会“上火”呢?

省二医院针灸科主任吴明霞教授介绍,艾灸有温阳的作用,同时在用艾火的热力熏蒸时,可能会消耗身体部分津液。所以,在医院施灸后,医生都会提醒回家多喝温开水。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可能会出现“上火”的情况。

另外,还与各人的体质有关。艾灸比较适合平时手脚冰凉、冬天怕冷的“寒性”体质人群。如果是阴虚火旺的体质,平时可能就容易有五心烦热、口舌生疮等“上火”表现,这类体质的人进行艾灸特别讲究穴位的选择及时间的把握,如果穴位的选择不当或施灸时间不适合,就相当于“火上浇油”,“虚火”表现就更明显了。

“所以,艾灸虽然是一个不错的保健方法,但不是人人都适合,在施灸前最好请有经验的中医明辨体质。”吴主任表示。

此外,施灸的时间和频率也要掌握好,像康康和康夫人这样连续施灸多天也是不可取的。同时她还建议他们,可以适当喝点蜂蜜水,按压太冲穴降肝火等,来帮助缓解艾灸之“火”。

□小贴士

居家养生 4种方法供你选择

那么疫情居家期间,要如何养生呢?吴主任给出了几条建议:

按时起床。就是作息要规律,建议每天早晨7点起床,晚上11点之前进入睡眠状态,这样才能使身体各个器官运行代谢正常,从而减少疾病侵袭。

饮食规律。既要避免暴饮暴食,还要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当然也可以根据中医的养生方法来吃,比如黑色对应肾,白色对应肺,黄色对应脾,红色对应心,绿色对应肝等。

喝养生茶。居家时间缺乏运动,可以来一点养生茶,比如红豆、陈皮、茯苓等药物,这样不仅能够祛除体内湿气,而且还可以健运脾胃、养心安神。乏力气短、口渴多汗等气阴两虚者,可服用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代茶饮补气滋阴。

按摩穴位。居家办公活动少,容易出现颈肩腰痛的情况,在空闲或泡脚时,可以用拇指指腹按揉内关穴、合谷穴、太渊穴、列缺穴、太冲穴、委中穴,手法温柔,以局部酸胀为主,以达到疏肝理气的效果。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