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谈天说地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气温又又又反弹 今年“立冬”不太冷

大回暖将席卷南方,本周阳光回归,最高气温或将升到25℃以上

昨天傍晚,“蟳埔女”在海边作业

N海都记者 田米 文/图

新华社 福建气象 泉州气象

秋天就要结束了,北京时间11月7日18时45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冬”。

“立冬”一般在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之始,它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是冬季的起始,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

“立冬”暖如“立夏” 备好衬衫短袖

昨天,我省上空依旧被乌云笼罩,大部地区小雨淅淅沥沥,在阴雨天气的“掌控”之下。泉州市仍然是多云转阴的天气,早晨还是阳光明媚,转眼间到了下午就是阴云密布。依旧受弱的冷空气影响,泉州市沿海地区的最高气温在22℃~24℃,山区则是在17℃~20℃,部分高海拔山区最低气温在15℃以下。

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两天,泉州市以阴天间多云的天气为主,部分地区还会出现小雨。不过,随着冷空气的影响进一步减弱,未来几天的气温略有回升,白天温度较为舒适,但夜晨还是比较凉的,请大家及时注意天气变化,早晚注意添衣保暖,预防感冒。这几天沿海阵风风力有7~8级,提醒市民朋友滨海出行需注意安全,海上航行和作业船只提早避开大风影响海域。

不过本周开始,我们即将迎来一轮升温高潮,多地“立冬”暖如“立夏”,大家的衬衫短袖不要着急收起来哦。

昨天南方已开始升温,升温的幅度是在4℃到8℃,到了明后天,南方会有更多的地方最高气温或升到25℃以上,今天虽是“立冬”节气,但是天气给我们的感觉依旧会比较温暖,很难找到冬天的感觉。

朔风渐起 捂暖避寒健康过冬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立冬时节,朔风渐起,细雨生寒,大自然去繁就简,抱朴守拙。

天津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冬的“冬”字意通“终”,有万物收获、储藏的意思。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至今民间仍有从立冬开始存储大白菜、土豆、萝卜、大葱等冬季当家菜的习俗。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立冬时节,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我国北方许多地区已是风干物燥,花木枯萎,大地开始封冻,甚至有初雪飘飘,而南方地区浓郁的秋色还在延续,但气温下降趋势日益加快。

天气渐寒,身体自然需要存储足够的能量以“捂暖避寒”。立冬后人们在饮食起居上有何讲究?由国庆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提示,饮食上少食寒凉之物,可多吃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糯米、栗子、牛肉、羊肉、鲫鱼等,同时多吃新鲜果蔬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在起居上注意“养藏”,早睡晚起,充足睡眠,以利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做好保暖,让身体“去寒就温”健康过冬。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