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12岁男童 心悸半年后出现心衰

医生提醒,孩子心脏不舒服,家长应重视,并尽快送其就医

N海都记者 吴臻

通讯员 吉炜

胸闷、心悸等现象在儿童中较普通,似乎短时间内没啥大不了,但家长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大问题。

这不,12岁男童小宸在间断“心悸”半年后,出现心衰症状,险些丧命。对此,福建省儿童医院心内科执行主任吉炜提醒,心悸是心脏跳动不舒服的感觉,是心脏搏动异常的信号之一,如果孩子提出自己出现心悸的情况时,家长应该重视,并尽快送其就医。

一分钟心跳160次 男孩命悬一线

小宸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被送到福建省儿童医院时,全身浮肿,心率持续在160次/分左右,出现心衰的症状。医生经进一步检查,发现他左右心室明显扩大,且出现了两个血栓球,随时有猝死风险。

“半年前,孩子就开始说自己有心悸情况,但我们都没太在意。”小宸母亲说,近一个月来,儿子心悸发作频率增加,甚至出现长时间的心跳加快情况。但家长一直以为是他在学校体育锻炼强度大所致,直到小宸脸色苍白,出现全身浮肿,他们才意识到孩子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针对小宸的情况,医生利用机械通气,以支撑孩子的心肺功能,并通过抗凝治疗消除心脏内血栓团块后,为小宸进行了心脏射频消融手术,在左心室左后间隔清除了室性心动过速的病灶。

该院心内科执行主任吉炜表示,心悸是心脏跳动不舒服的一种感觉,是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之一,更是心脏节律异常的体现和提示。心悸不一定代表孩子出现心脏病,但作为心脏搏动异常的信号之一,如果孩子提出类似诉求,家长应该重视,并尽快送其就医。

儿童心悸不可轻视 评估其实也简单

“导致心悸的原因,可能是病理性的,也可能是生理性的。”吉炜主任说,生理性心悸的原因,与兴奋、紧张、剧烈运动等有关,这些都属于心脏的正常反应。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

“小宸的心悸,是心律失常引起的,这也是临床上最常见心悸主诉的病因。”吉炜主任说,心脏的搏动是由窦房结和延续的传导系统控制的,这些传导系统犹如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指挥着心脏的工作,使其有序、高效、协调。如果窦房结、传导系统、心肌组织出现问题,即可出现心律失常。

吉炜主任表示,儿童出现心悸症状,评估其实相当简单,可去儿童专科医院,挂心内科、心血管专科号就诊,通过医生听诊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通常就能排查绝大多数心律失常。然后,再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运动心肺试验或者心内电生理检查。其中心电图检查简单、便捷、便宜,不失为儿童心悸初步筛查的高效手段。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