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23岁的小陈(化名),从13岁开始,就一直遭受“像有针刺”一样的头痛折磨,看过很多医生,尝试过吃药、针灸、理疗等治疗手段,都没有改善,甚至有医生怀疑他是“癔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王齐敏教授发现他的心脏先天发育不全,卵圆孔未闭合,血液循环产生的气泡进入脑动脉后导致短暂的脑梗塞,从而引起头痛。通过介入手术,将卵圆孔闭合后,小陈的头痛消失。
另据介绍,卵圆孔是心脏上的一个小孔,胎儿时期让左、右心房血液流通,保证胎儿不缺氧;出生后,20%的人的卵圆孔没有完全粘紧,可能出现卵圆孔开放,但这种情况普通彩超不易发现,需要心腔发泡实验才能诊断。
从小头痛像针刺,一直找不到原因
据小陈介绍,他从读初中开始就出现头痛,像针刺一样,每次持续近1小时左右,需要躺平入睡,才会自然缓解。早期,每年会出现1~2次;最近一年来,频繁发作。今年2月开始,每周头痛要发作2~3次,有时会伴随一侧肢体发麻,他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此,他到一些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做过头部CT及磁共振等检查,脑部及颈椎都没有发现问题。然而,吃药、针灸、理疗均没有减轻症状,甚至有些医生怀疑是“癔症”,建议他到精神科诊治。
头痛发作越来越频繁,却一直找不到病根,小陈痛苦异常,心理都快崩溃了。
今年3月,几经辗转,小陈找到王齐敏教授就诊。
心脏小孔堵住后,十年顽疾解决了
在常规心脏彩超未见异常后,基于病情特殊,王教授给小陈做进一步心腔声学造影(又叫“发泡实验”)。结果发现,小陈深吸气时,他右心房的大量气泡通过卵圆孔进入左心房,从而进入脑的动脉循环,产生短暂的脑部气体梗塞。小陈长期头痛的原因终于找到了——卵圆孔未闭合!
“病因发现了,那么,治疗手段就是闭合卵圆孔。”王教授介绍,通常是用介入手术的办法,将患者的卵圆孔闭合,即在其大腿内侧做一个3毫米的小切口,在心脏超声引导下,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入预定部位。据介绍,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术后第二天,小陈就出院了。
上周,小陈到协和医院复诊,此时的他与术前判若两人,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回来了。他告诉王教授,手术后一周就正常上班了,近7个月以来,头痛再也没有发作过。他由衷地感谢王教授团队为他解决了困扰10年的头痛顽疾。
□医生提醒
小小卵圆孔 藏着大学问
王齐敏教授介绍,卵圆孔类似一个单向阀门结构,是两层房间隔上下重叠留下的孔隙,其作用主要是胎儿时期让血液从右房流向左房,因为胎儿的肺没有呼吸,左房血从胎儿肺脏回来血含氧量低,而右房血含氧高(从母体胎盘过来的脐静脉血),这样右房向左房分流保证胎儿不缺氧。
“80%的正常人出生后,卵圆孔上下段牢固粘贴,但20%的人没有完全粘紧,当右房压力超过左房时,血流还会冲开阀瓣导致右向左分流,医学称为卵圆孔开放。”王教授介绍,例如,做深呼吸屏气后,使用呼吸机时,右房压力大于左房,未闭合的卵圆孔就开放。在做心脏彩超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病人正常呼吸,功能性闭合卵圆孔没有开放,所以看不到血流通过卵圆孔。“这是功能性闭合卵圆孔非常容易漏诊的原因。”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卵圆孔未闭合都要治疗呢?
“当然不是的。”王齐敏教授说,如果心腔发泡实验阳性,但患者没有反复发作的头痛头晕症状,目前临床上是不需要治疗卵圆孔的。
至于有些不明原因的偏头痛和不明原因的晕厥,甚至有些原因不明的胸闷、胸痛是否与卵圆孔开放有关?他说:“目前还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但是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导致人体一些病理生理学改变已经引起了临床医学的关注。小小卵圆孔,藏着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