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晚晴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86岁,依然能跑,依然在跑”

6小时12分15秒跑完全程,2022北京马拉松最后一名完赛者感动亿万网民

张顺在北京家中展示历次马拉松完赛奖牌

N新华

文/图

“86岁,依然能跑,依然在跑”“体育精神最好的诠释”“岁月并不能停止我们的热爱”“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为老人点赞”……这些天,“北马最后一分钟”刷屏出圈,很多网友对这位热爱生活、执着奔跑的老人不吝赞美,纷纷致敬“坚持的力量”。

11月6日,张顺老爷爷在2022北京马拉松上感动亿万网民。经过短暂休整后,如今他每天又准时出现在北京玉渊潭公园进行晨跑锻炼。他说:“如果可能,我会一直跑下去!”

坚持到底 成就经典一刻

2022北京马拉松比赛的最后一瞬,注定会成为体育赛事的经典画面,长久地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身形瘦削的张顺虽然气喘吁吁,但坚持以跑步姿态迈过终点线;十余名“关门兔”(官方收尾组领跑员)完成陪伴后,集体向老人鞠躬致敬;站在拱形门下,张顺犹如跨过胜利之门的战士,面对掌声和欢呼驻足微笑、挥手致意……

然而,6小时12分15秒,最后一个完赛,这样的成绩与张顺赛前的目标相去甚远。

北马因疫情暌违两年,今年重启。作为高龄跑者,张顺格外珍惜这次参赛机会,很早就开始了备战。

遗憾的是,张顺在比赛中“闹肚子”,去了趟厕所,耽误了时间,以至于超过计划40多分钟、用了6个多小时才完成比赛。

意外的发生,并没有阻挠老人完赛的决心,他的积极乐观、坚持到底,成就了“北马最后一分钟”的经典。“目送老人跑过终点,很多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持之以恒 从不轻言放弃

据介绍,老人的北马情缘,始于1989年。“当时,北马队伍从家门口经过,当时特别羡慕参赛的运动员。”2004年,张顺首次站上北马赛道。4年后的2008年北马赛场,他创造出4小时17分19秒的个人纪录。

除了北马,他还到厦门、桂林、无锡等地参赛。迄今已跑过20个全程马拉松、2个半程马拉松赛事。“一进入赛场就像上了战场”,大雨也好烈日也罢,他从不轻言放弃。

冬日的北京,最低气温接近零摄氏度。每天清晨,张顺都会从家中出发跑到玉渊潭公园,完成计划中的跑量。

今年65岁的长跑爱好者王国祥10年前结识张顺,他说:“一开始我跟着他跑,向他请教跑步要领,对我的帮助和触动很大。”

在张顺记忆里,跑步一直陪伴他成长。生于延庆农村的张顺,上小学时到学校有3公里路程,每天都是跑着去,放学再跑回来。长大后参军入伍,10公里或20公里户外拉练是“必修课”,“部队的经历,不仅夯实了我跑步的基础,更磨炼了不怕吃苦的意志、培养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张顺的女儿张晨曦说,当她面临人生困惑时,常常会从父亲那里寻求力量。“他有种坚定的信念,常在我‘跌倒’时‘扶’起我,让我能继续向前。”

长跑人生 收获健康快乐

多年来,张顺写了30多本“跑步日记”,既记录下风力、气温、路线、配速、跑量等跑步的情况,也记录下他对运动的探索、对生活的热爱。

每天晨跑后回到家,老伴岳民英已准备好热气腾腾的早饭。“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张顺笑呵呵地说,“我们彼此理解、互相支持。她喜欢旅游,我就陪着她去游览名胜古迹和大好河山。”

在张顺身上,年龄似乎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很多人打听他“青春永驻”的秘诀。岳民英说,“长期跑步让老伴多项体检指标非常‘年轻’,很多医生都赞叹不已。”张顺则说,“除了体育锻炼,还有我喜欢挑战的性格和不服输的劲头。”

多年的长跑人生,让张顺收获了健康、快乐、友情……也许有一天,张顺不再参加马拉松比赛,但他的“不老人生”将会激励一批批充满热爱、饱含激情的长跑爱好者。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