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这里是你释放心理压力的“树洞”

为帮助市民疏导心理压力,11月初,福州增加了20个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热线座席;海都记者了解热线里开出的那些“妙方”​

福州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协会工作人员正在接听热线(部门供图)

N海都记者

唐明亮 林涓

11月初,为了及时帮助市民疏导因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福州市增加了20个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热线座席。这里就像“树洞”,市民可以在此倾诉自己的烦恼。据了解,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这些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热线接到了不少市民咨询,并对市民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帮助市民在疫情期间守护住心理“绿码”。

27日,记者联系了福州市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张慧玲,了解他们如何为市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她两个“压力山大”

咨询师逐一破解压力源

据张慧玲介绍,共青团福建省委员会与共青团福州市委员会充分发挥12355和青少年事务社工的心理咨询专业优势,面向社会开通免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截至目前,大概帮助了600位左右的青少年疏导心理,“大部分孩子是来咨询学习压力、疫情防控焦虑情绪、学习动力不足以及亲子关系等问题”。

小欣(化名)是福州一所中学初一重点班学生,在学校里担任多项职务。日常生活中,小欣为人阳光,社交能力比较好,但最近成绩下滑,也遇到来自父亲和班级同学的压力。小欣说,父亲总是把自己跟其他优秀的孩子比较,对她经常指责和批评,这让她感到一定的压力和伤害。而在同学方面,老师将一名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安排到小欣的前面,希望小欣能够辅导其学习,但这个同学经常欺负小欣,虽然老师已经将该同学调离开,但小欣表示,仍对自己造成了影响。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的咨询师耐心倾听小欣的倾诉,并积极肯定小欣的优秀,鼓励她要自信,还跟她一起分析压力的来源和压力的分值。”张慧玲表示,咨询初期,先从小欣的两个压力源进行逐一分析。经了解,得知小欣父亲发脾气最主要的原因是小欣的成绩不理想,于是,咨询师便通过分享自身经历,提议让小欣能够主动找老师一起探讨改进自身学习方法,再进行努力。而同学方面的压力,目前小欣已经跟班主任反映了问题,班主任也已调整座位,接下来看看进展如何,“经过一番疏导,小欣也很高兴,表示愿意努力尝试”。

她老是陷入愧疚

咨询师开出四个“方子”解忧

除了初中生外,也有高中生打来电话咨询,高三学生小肖(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小肖说,自己经常会沉浸在愧疚的情绪中,有时同学找她帮忙,但因事情不好办成,最后尽管她已经尽力了,但回头想想,还是会一直沉浸在没有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的情绪中,要两三个星期才能从愧疚的心理中走出来。这让她无法专心学习,一直陷入愧疚中。

对此,张慧玲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都会尊重接纳来访者的情绪和想法,并且积极肯定来访者是个很看重和珍惜同学之情并且很有责任心的人。”针对小肖的情绪,咨询师给小肖提出建议:首先,可以每天傍晚坚持去运动半小时,一定要让自己出点汗,这样有利于排解自身的不良情绪;其次,要学会找到身上的优点,跟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肯定自己;第三,合理制定学习目标,不断在完成目标中,肯定自己,让自己一点点获得自信;第四,每天出门前对着镜子,跟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会以最好的状态迎接美好的一天,每天睡前做个自我总结,对自己完成的任务,做个自我肯定。

□小贴士

出现心理压力别慌 可这样调节心态

“疫情防控期间,此前上网课时有些孩子自律性较差,学习效率不高,有些孩子比较有责任心,会出现自责或者愧疚等心理,有些封控在小区,活动空间受到限制,导致比较烦躁等,都让市民可能出现心理压力,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家不必太心慌。”张慧玲说,出现这些情况时,大家可以先调节好心态,做好当下能做的事情,不着急让自己学会慢下来的生活节奏。“比如可以多开展家庭娱乐活动,一起做美食、一起做家务等,在室内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排解情绪,如果实在排解不了,并且影响到日常生活,建议拨打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12355,或者严重情况下可以到正规医疗机构的精神心理科看门诊。”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