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柳小玲 文/图
11月29日上午,在泉州鲤城江滨北路翡翠苑3号楼小黄狗便民回收门店前,鲤城区垃圾分类办举行了一场特别的颁奖仪式,为在比赛中表现出色的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督导员颁发相应的奖励,大家不仅有现金拿,还获得调和油、大米等各类生活用品。
居民21天打卡 比赛厨余垃圾分类
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厨余垃圾有效分出率,培养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干湿分离”习惯,日前,鲤城区组织开展首批厨余垃圾分出率竞赛评选活动,实行居民21天打卡PK情况,以点带面推进垃圾分类准确率稳步提升。
记者获悉,PK赛自10月24日启动后,持续至11月13日才结束,各小区居民纷纷参与,每天都会把在家中就分类收集好的厨余垃圾提到垃圾投放点,投放于绿色厨余垃圾桶内。“居民坚持21天打卡,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分类的好习惯。”鲤城区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次参与PK的小区均集中在海滨街道,有新门社区芳草嘉园、东鲁社区公路局宿舍、金洲社区翡翠苑以及江滨豪园小区。经过21天的试点分类,各小区投放人数、分出量、准确率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其中,翡翠苑小区投放准确率达71%,取得了第一名。为此,来自翡翠苑的垃圾分类督导员王幼金和尤丽珍获得第一名,鲤城区垃圾分类办当场对其给予500元现金奖励。
第二批试点 拟选5个小区推广
每天早上7点,王幼金和尤丽珍都会身着红马甲,佩戴上证件,来到翡翠苑小区,准时地“守候”在生活垃圾分类亭旁,耐心地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我们的上班时间是每天早上7点到9点、晚上6点到8点,这两个时间段是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期。”王幼金说,她们主要负责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二次分拣以及入户宣传。一旦发现投放错误的垃圾,就会重新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投放正确。“通过PK,调动了居民参与积极性,垃圾分类准确率也稳步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得到提升。”
在此次比赛中,有8户优秀居民在进行厨余垃圾分类时较为到位,被奖励调和油、大米、分类垃圾桶、洗衣液、保温杯、雨伞等。“一开始会觉得分类很麻烦,现在慢慢养成在家做好分类、再提出来投放的习惯,也算是为小区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住在公路局宿舍的居民廖女士说道。
记者获悉,此次厨余垃圾分类PK比赛为鲤城区推出的首批试点,第二批试点正在计划推广中,拟在开元街道、鲤中街道、临江街道共选择5个物业小区作为试点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