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新华社电
人民日报客户端
在9日举行的202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发表线上报告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防疫策略已取得巨大成就,也被世界所认可。经过不断变异,奥密克戎的致病力下降,奥密克戎感染不可怕,并呼吁加强疫苗接种。
引发的后遗症风险更低
钟南山表示,相关研究显示,奥密克戎抵抗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逃逸”能力持续提升,但是感染病死率在持续下降。
“经过不断变异,包括BA.5和BF.7在内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并不可怕,绝大部分可在7到10天完全恢复。”钟南山说。
此外,跟其他毒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后遗症风险更低。钟南山说,近期国际上一项研究纳入了5.6万名新冠患者,其中包括野生毒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结果显示,与德尔塔变异株流行时期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感染者出现常见症状包括味觉或嗅觉丧失、咳嗽、发烧、呼吸急促、肌痛、疲劳虚弱和头痛等概率均有减少,由10.8%减少到4.5%,但喉咙痛比例有所增加。
钟南山表示,一项苏格兰大型队列研究显示,有症状感染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更高,而无症状感染者与后遗症之间无显著相关。在感染前接种疫苗的患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下降。
钟南山说,相当多的后遗症,是由于感染后精神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比如由于家庭负担、社会负担、邻居、孩子等方面造成的。
关键之一是加强疫苗接种
钟南山透露,根据目前奥密克戎的发展趋势,在国外新出现的两个变异株,一个传播系数更高,但致病力更弱了;另一个虽然目前还看不太清楚,但大家的共识是“大概率致病力是减弱的”。
钟南山认为,下一步防控关键之一是加强疫苗接种。他说,充分接种我国的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亚单位蛋白疫苗等对奥密克戎是有用的。在今年的上海疫情中,与未接种疫苗者相比,60岁以上完成加强免疫人群死亡风险降低98.08%,80岁以上完成加强免疫人群死亡风险降低95.83%。
钟南山建议重点加强老年人及脆弱人群的免疫接种,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疫苗保护。
钟南山9日接受采访时说,对比进口疫苗,国产疫苗的安全性不但不低,反而更高。“我国的灭活疫苗完成了三针接种的,对重症的保护力和mRNA疫苗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