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2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打造“中国白·德化瓷”文化IP

泉州出台促进德化陶瓷产业强设计创品牌的若干措施,加快提升产业发展

N海都记者 董加固

记者从泉州市获悉,日前,泉州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四部门联合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中国白·德化瓷”产业强设计创品牌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措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据了解,工艺制品是泉州五大传统产业之一,德化县作为泉州市工艺制品主产区,陶瓷产业是该县最大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德化是世界陶瓷之都,现有陶瓷生产企业400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1家,2021年实现税收3.19亿元,主要品种有工艺瓷、大师瓷、日用瓷,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开展“揭榜挂帅”,推动一批科研成果产业化

《措施》明确,支持具有自主品牌、研发设计能力等核心竞争力的陶瓷龙头企业围绕增资扩产、兼并重组等方面转型升级,按龙头企业年度产值同比增速给予分档奖励。

支持泉州市陶瓷科学技术研究所、德化高科陶瓷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德化中科陶瓷智能装备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围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研发,开展“揭榜挂帅”行动,推动一批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研发功能性陶瓷、生物降解陶瓷、铁电陶瓷等新产品,对陶瓷企业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配方等方面的研发创新给予支持。

建设“5G+设计瓷都”云平台,支持跨界融合

《措施》提出,建设陶瓷工业设计大数据库和“5G+设计瓷都”云平台。联合高端工业设计机构,开展工业设计节等各种陶瓷工业设计赛事、活动,带动培育一批县级工业设计中心,加快陶瓷从单一功能形态向跨界陶瓷、玻璃、木材、漆和金属等材料融合设计。

支持窑炉智能化、节能化改造,对经认定属于首台(套)或列入省级技改库的,按规定予以奖励。支持陶瓷企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建设一批柔性化工厂,实行个性化定制生产。

《措施》提到,要打造“中国白·德化瓷”文化IP,提升产业集群品牌和区域品牌效应。支持建设德化大师园,充分挖掘“大师IP”资源,做精大师瓷品牌。支持德化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快建设一批陶瓷文化观光工厂、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支持陶瓷企业与旅游、家居、酒店、酒类、茶叶、化妆品等跨界融合,做精做细陶瓷工艺旅游商品。

此外,支持陶瓷电商园区建设,推动电商产业发展。对在重点目标市场国家(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仓储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或租赁仓储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且当年度海外实际投资额达到7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给予不超过当年度投资总额一定比例的补助。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