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黄晓蓉 通讯员 黄宏伟 文/图
12月1日,河南开封一名修理工使用“小太阳”取暖器,在离开后并未关闭电源。监控视频显示,人员离开后仅7分钟,整个房屋被烧毁,浓烟弥漫整个楼层。直到消防员赶到现场,将大火扑灭。
为了揭开“小太阳”背后存在的火险隐患,近日,晋江市消防救援大队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显示,通电仅十几秒,取暖器的温度就高达527℃。晋江消防提醒,冬季气候干燥、天气寒冷,取暖设备使用概率增大,火灾发生几率也随之增大。市民在使用取暖器时一定要当心,它的“威力”可比我们想象中大。
【实验】 仅仅十几秒 取暖器温度高达527℃
实验目的:取暖器是否容易引燃可燃物、烘烤衣物时是否容易燃烧
实验器材:一台功率800W的电取暖器、一张抽纸、一件衣服、一个红外测温仪
当参与实验的消防员将取暖器通上电后,发热管迅速亮了起来,十几秒后,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取暖器的发热温度,达到527℃。
记者在现场看到,消防员将一张抽纸卷成长条伸入取暖器内,模拟可燃物掉落在取暖器上的情况,可以看到,抽纸被直接引燃。
随即,消防员又将一件衣服搭在取暖器上,模拟居民使用取暖器烘干衣服,或棉布等被不慎覆盖在“小太阳”上的场景。随着加热继续,衣服表面开始冒出白烟,7分钟后,衣服开始出现阴燃,周边有明显的黄色印迹,印迹从浅黄逐渐变成暗黄,15分钟后,衣服中间部位已经被烤焦。
为确保安全,消防员马上对取暖器进行断电,迅速掀开衣服,发现衣服内部早已烧了个大窟窿。
【提醒】 取暖器使用不当 易发生火灾
每年冬天,因不当使用取暖器导致的火灾时有发生。这次实验使用的是相对极端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市民可能会把衣物挨近取暖器烘烤,而不是直接覆盖。但由于室内通风不佳、房间面积小等因素,衣物的温度会不断升高或意外掉落,很可能引发火灾。
除此之外,取暖器还经常出现在单位办公桌下、老人床边。晋江消防部门提醒市民,办公桌下杂物较多,床上的被单角不慎垂落等,都可能成为火灾隐患。
此外,在购买“小太阳”取暖器的时候,最好选择带有“3C认证标志”的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且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小太阳”取暖,防止其线路老化引起的短路。人离开时,一定要确保关闭“小太阳”,以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