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据新华社电 人民网
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有关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怎么办?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表示,热性惊厥是儿科急诊常见的一种急症。由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发生热性惊厥最常见的诱因,主要累及年龄段在6个月到5岁之间的孩子。一般在发烧的第一个24小时的时候发生,尤其是在体温快速上升期时,最容易发生热性惊厥。一般情况下,发生热性惊厥的孩子通常表现为四肢僵硬或者抖动、牙关紧闭、双眼上斜或者上翻,可能伴有口唇的青紫,这时对外界的刺激可能没有任何的反应。
王荃建议,一旦孩子发生热性惊厥,家长可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把孩子平放在平坦的床上、桌面上,或者地板上,周围不要有尖锐的东西,主要是为了避免孩子在惊厥发作的时候发生跌落,出现二次损伤等。第二,可以解开孩子的衣领,让其呼吸道保持通畅。第三,可以让孩子头偏向一侧,如果可以的话,让孩子保持右侧卧位,这样可避免孩子在呕吐的时候误吸发生窒息。
王荃还表示,不建议以捂汗的方式给婴儿退热,原因在于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皮肤散热是非常重要的退热途径,如果给孩子穿过多的衣物或盖被,会导致他们没有办法经皮肤去散热。在捂热的情况下,他们的体温可能越来越高,甚至达到40℃以上。王荃还表示,2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热药,建议包括新生儿在内的2个月以下的婴儿一旦出现发烧,应及时送到医院就诊。
抗原阴性,核酸阳性,不叫“复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复阳”应该叫再检出,实际病毒核酸还持续存在,只是因为检测方法和采样方法及排毒的间歇性,导致“时阳时阴”的情况。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是否“复阳”应该用核酸检测作为标准。
王贵强解释,“复阳”有很多原因,在采集样本的时候可能采集得不规范,导致假阴性;病人在恢复期的时候,可能残留一些核酸的片段,也会出现检测阳性。目前,用抗原做检测,如果抗原阴性,然后核酸检测阳性,这种情况不叫“复阳”。
王贵强说,从传染性来看,既往大量研究并没有在“复阳”的病人体内分离到病毒,也没有发现其导致病毒进一步传播。从危害性来看,“复阳”的人群基本没有症状,只是核酸阳性,个别患者会出现咳嗽等残留症状。总体来看,“复阳”是新冠病毒感染相对常见的一种情况,传染性极低,不必恐慌。
感染新冠病毒恢复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被感染,称为“二次感染”。“目前从数据来看,奥密克戎毒株‘二次感染’风险高于原来的毒株,包括德尔塔和原始毒株。”王贵强介绍,从“二次感染”出现的时间来看,一般有一段间隔期,不会说感染以后很快“二次感染”,同一毒株的“二次感染”概率是极低的。即使感染了,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一般都是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