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新华社
川观新闻
记者1月2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像和8号坑出土的青铜神兽,近日经考古和文保人员清理研究以后,用三维扫描技术成功实现了拼对。这是继去年8号坑出土的顶尊蛇身人像与此前2号坑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件拼对成功之后,再次实现跨坑文物合体。
三维扫描技术“拼对” 是个创新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这两件铜器都是从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出土的,非常具有代表性。此次拼合作业中,工作人员充分利用了数字三维模型技术,创新了保护、研究文物的技术手段。
冉宏林称,此次发掘出土的文物目前还没来得及进行修复,文物本体十分脆弱。如果将文物搬来搬去进行拼对,可能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但三维模型拼对既可以保证数据绝对精准真实,还能随意变换移位且不损害文物,因此很快有了准确的拼对结果。
冉宏林告诉记者,8号坑神兽刚出土的时候,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专家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神兽尾巴部分有两个凸起,其细节、尺寸与3号坑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相合。再结合1986年2号坑出土神坛上的神兽顶人、人顶尊的造型,判断这两件文物可以拼对在一起。“文保人员对两件器物进行了扫描,然后利用三维模型在电脑上进行虚拟拼对,果然让两件文物成功‘合体’。”
据了解,目前这件文物尚未完全复原,不少细节仍有待研究。有专家判断,其主体上应该还有别的组成部分。未来考古学家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对更多三星堆出土文物进行拼对复原。
合体后的新文物 高达两米
据介绍,顶尊跪坐人像此前测量通高115厘米,神兽高约95厘米,两者合体后的这件新文物,将达两米左右。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披露的文物合体虚拟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星堆8号坑出土的青铜神兽昂首站立,头顶站立一个戴冠长袍小立人,3号坑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像则跪坐在神兽背上,他双手虚握,头上顶着一口大尊。两件文物合在一起之后,其造型让人不得不再次感叹于三星堆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事实上,拼对后的奇特造型,在考古人员看来并不陌生。因为2号坑出土的那件青铜神坛体量虽小,但可以清楚地看到底部是两个神兽、神兽上面多个小人顶着一个大尊,造型和8号坑与3号坑合体的文物十分相似。
冉宏林介绍,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神兽在三星堆的祭祀体系中可能代表的是大地,或者是与祭祀者之间的一种媒介。立于神兽头部的长袍小人,可能是负责祭祀者的形象,而神兽背部让人顶着尊,则应当是给被祭祀者提供祭品的场景,被祭祀者享用的东西则是放在尊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