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唐明亮 罗丹凌 刘文辉 文/图
在福建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民进省委会委员、福建中医药大学支部主委,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黄鸣清提交了《加强过期药品信息公开和科普宣传》的提案。
据了解,《中国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白皮书》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家庭药箱,且80%以上家庭未能定期清理药箱,全国一年产生的过期药品达1.5万吨。
为此,黄鸣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在门户网站设定药品回收专栏,并利用地方各大各类媒体将所有承担回收任务的单位或回收点进行公示公告,增加市民查询回收点电话或地址等信息的便利性,并定期更新披露过期药回收相关信息或数据。
同时,充分发挥抖音、微信、互联网等媒介宣传作用,在药品零售机构、医疗机构及社区居委会等场所设置过期药回收宣传橱窗或宣传海报、发放过期药知识宣传册等,加大对过期药危害、过期药回收机制等方面的科学宣传。
此外,还可以通过讲座、宣传、科普等开展合理用药指导活动,引导公众改变过量囤药的不良习惯,做到按需求购买药品。
省人大代表陈善明:
加快琅岐乡村振兴 种业创新中心建设
2022年,福州市马尾区琅岐岛被确定为福建省种业创新中心,福建省种业创新中心(琅岐)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雪美数字农业、立信研究院等项目先后落地。
“随着琅岐现代农业发展,也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缺少农业辅助设施用地,还有就是农业种植需要淡水,水产养殖需要咸水,但琅岐河道水系现状是淡、咸水混合和河道堵塞。”对此,省人大代表、福州市马尾区琅岐镇金砂管理区党委书记陈善明建议,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推动琅岐现代农业发展。为保障琅岐岛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理用地需求,可采取点状分布的形式,在全岛基本农田动态平衡之下,在成片基本农田用地中点状调整一般耕地,作为种业研发和辅助设施用地,在确保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前提下,实现现代农业(种业)项目快速落地见效。
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将琅岐水系整治项目纳入“水美乡镇”等项目,争取项目建设资金。通过疏通河道、恢复生态等,实现淡、咸水分离,满足琅岐现代农业种养殖需求,挖掘当地特色农耕文化,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水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