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肿瘤患者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成为新冠重症的高危险人群。那么,肿瘤患者发烧了是否要立即去医院?正在抗肿瘤治疗,比如正在放化疗的肿瘤患者,“阳了”又该怎么办?针对肿瘤患者及家属当前最关心的问题,省两会期间,海都记者采访了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孙阳教授,请他答疑解惑。
感染新冠会加剧肿瘤进展吗?
尚无科学证据表明会加重
不少肿瘤患者和家属担心,感染新冠病毒会加剧肿瘤进展。对此,孙阳教授表示,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感染新冠病毒会直接加速肿瘤进展。但是,感染新冠病毒后导致抗肿瘤治疗时间延误较长的,可能会影响肿瘤发展进程。
孙阳教授建议,如果肿瘤患者发热了,首先要排除是否肿瘤相关性发热,“因为肿瘤疾病在进展阶段可能会出现肿瘤热(一般38℃左右),合并细菌感染也会有发热”。可以通过抗原检测,或必要时辅助血液学检测。如果明确诊断是“阳”了要立即上医院吗?“先考虑居家对症治疗。”孙阳教授表示,肿瘤患者还是要尽量避免外出,减少感染或症状加重的风险。
放化疗期间“阳”了怎么办?
可暂停1~2周,“阳康”后再适时重启
如果患者正在进行抗肿瘤治疗,比如放化疗期间感染新冠病毒要怎么办?如果延缓治疗,会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一般情况下,建议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肿瘤患者推迟抗肿瘤治疗。”孙阳教授说,肿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如果是无症状或是轻中度症状,抗肿瘤治疗可适当推迟,等到症状明显改善,在不使用退烧药的情况下,超过24小时没有出现发热症状时,可以考虑重启治疗。如果是重症,则应以新冠治疗为先,抗肿瘤治疗原则上根据新冠治疗实际情况适时重启。如果临床评估肿瘤的生长速度较快,可能在短期内会发展到危及生命程度,那么即便这位患者是新冠阳性,如果症状不严重,仍应考虑治疗肿瘤。
孙阳教授介绍,抗肿瘤治疗手段有很多,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不同的抗肿瘤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是不一样的。例如化疗毒性反应相对会比较明显,如果患者合并感染新冠病毒,“这个时候多药的联合方案就要更加谨慎使用,需要适当调整或者是寻找一些替代的方案”。患者的全身状态、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对治疗时机选择也会有影响。
很多肿瘤患者和家属担心,推迟抗肿瘤治疗,对整个肿瘤治疗效果有影响。对此,孙阳教授表示:“从抗肿瘤治疗的机理来考虑,一次治疗时间适当延长1~2周,多数情况下对治疗效果影响不大。”
肿瘤患者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孙阳教授表示,面对越来越多的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肿瘤患者,医疗机构需要结合感染症状与肿瘤病情实施分级分类收治,新冠阳性肿瘤患者是否要推迟抗肿瘤治疗时间,也需根据新冠感染程度、抗肿瘤治疗迫切程度、抗肿瘤治疗方案强度及患者全身状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孙阳教授还表示,肿瘤患者感染新冠后的重症率及死亡率均高于正常人群,在综合评估肿瘤患者身体状态、免疫功能及病情后,应鼓励患者积极接种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