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生多病,患有眼病、肩痛引发左手偏瘫、耳聋、痔疮、肺病、头痛、牙病、疮疖八种,均时间长、病情重。久病成医,苏东坡特别注意养生、搜集奇方。
“祖传秘方”竟是败笔?
广收奇方,苏东坡却不迷信。
一次欧阳修说,有人乘船遇风,受惊得病,医生取舵工手汗渍染的舵牙,刮一些木屑下来,掺丹砂、茯神等药,速效。
苏东坡不以为然,开玩笑说:“(这么说来,)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吃剩的食物),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齅(通嗅)西子之珥(耳环),可以疗恶疾矣。”
欧阳修哈哈大笑。
苏东坡后将毕生所集编成《苏学士方》,后人又将沈括的《良方》与它合成《苏沈良方》,书中最早记录了麦饭石、沉麝丸、至宝丹等,此外有圣散子方,是好友巢谷的祖传之秘,可治传染病。巢谷让苏东坡对江水发誓绝不外传,但苏东坡为救苍生,还是公开了。不过,此方似无效,成了全书“败笔”。
怪招不少 一半没用
苏东坡常做几门功课,对健康可能有裨益。
一是忌口,常主动断肉百日。不过,苏东坡也常控制不住自己,他发明了东坡肘子、东坡肉等,都是高脂高糖食品。
二是“摩脚心法”。每天早晚盘腿在床上,用力按摩脚心各200次,活血化瘀。
三是吃软饭。苏东坡曾写道:“软蒸饭,烂煮肉。温美汤,厚毡褥。少饮酒,惺惺宿……”有利于消化,但食物营养流失多,不值得提倡。
四是常用茶漱口。苏东坡曾说:“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不知。”苏东坡漱茶而不饮,也不算好主意。
一代文豪没管住嘴
苏东坡很注意养生,但仕途多艰,三度被贬,影响了健康。
元符三年(1100年),被放逐岭南7年后,苏东坡终于遇赦北归,途经义真(今属江苏省仪征市)时,因天热,突然拉起肚子,“食则胀,不食则羸甚,通旦不交睫,端坐饷蚊子尔”。即吃东西撑,不吃又浑身无力,整晚睡不着,干坐着喂蚊子。
苏东坡自制麦门冬汤(含人参、赤茯苓、麦门冬),病情一度缓解。几日后,又和好友米芾畅饮,突然高烧不退、牙齿流血,20多天后,苏东坡去世,享年66岁。有人认为,苏东坡死于痢疾,麦门冬汤无效,这是典型的误诊。
学者刘继增却发现,麦门冬汤后被李时珍收入《本草纲目》,它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即古人所说的髓枯症,有奇效,被收入1977年版《中医大辞典》。
苏东坡给友人写信说:“一夜发热不可言,齿间出血如蚯蚓者无数,迨晓乃止,惫甚。”如此惊人的牙齿出血,与病逝前相似,很可能是“再障”发作。用麦门冬汤后,病情暂被控制。没想到,在义真,苏东坡的“再障”又发作了。
宋代岭南生活艰苦,苏东坡本多病,加上年迈,且饮酒驱瘴,使身体陷入极端危险中。苏辙得知后,曾郑重警告,不可再饮酒。可惜苏东坡明知酒有害,又不善饮,却没管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