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泉州市委员会副主委黄华春:

设立“飞地”孵化器 提高我省科技创新力

海都讯(记者 董加固) 在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泉州市委员会副主委黄华春建议,积极培育引领型产业孵化器和跨区域设立“飞地”孵化器,提高我省科技创新力。

赵龙省长所作的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福建省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仍然在于科技创新,要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在黄华春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目前亟待解决我省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高端创新项目落地滞后、项目招商不够科学精准等问题。为此,他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优化产学研一体化主体。由之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两元责任主体,优化为全新的产学研孵投四元责任主体(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产业孵化器和创投资源)。由政府牵头,组织垂直于某一领域的产业孵化器与龙头企业结对子,在对应领域达成中长期明确的孵化需求,由孵化器专业团队促进创新要素精准对接,如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寻找对应的创新技术及人才,通过孵化器专业能力帮助项目由实验室技术加速落地为有产业价值的创新型项目。引进或设立创投基金,联动政府科技创新基金,按照种子期、培育期和发展期衔接跟进,龙头企业为项目创新成果提供商业场景,项目本身通过独立发展最终IPO或被并购,实现资本价值。

2.设立跨区域“飞地”孵化器。鉴于当下福建省内创新环境的现状,考虑到跨区域引入省外创新成果过程中,早期项目的不确定性以及团队对于跨区域落地项目信心不足等客观现实,建议在高校云集的城市建立“飞地”孵化器,为福建培育、发展、引入符合高端产业方向的创新项目。如在北京建立“飞地”孵化器,在飞地孵化器里实现科技成果早期的孵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在项目发展到可以对接龙头企业进行商业化应用后,再科学精准引进到福建各产业集群匹配落地(不局限于总部、研发、工厂、销售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我省产业竞争力。

3.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我省孵化器升级换代。借鉴北京市政府及中关村2022年共同探索的新模式,积极培育引领型产业孵化器(孵化器3.0版本)。上述建议对于孵化器主体会提出新的要求:聚焦某一高科技领域进行深耕,不仅对市场、趋势有敏锐洞察,同时对于该领域有专业研究并提供相关检测、试验、样机试制,甚至小批量生产的共享设备。为地方政府打造一批有科技硬核、有综合竞争力的企业集群提供支持。

□名词解释

孵化器1.0版本:给创业者提供办公空间、税收优惠政策、工商注册代办等普惠服务。目前大部分孵化器都是这个水平,盈利模式主要靠赚取房租差价。

孵化器2.0版本:给创业团队提供全面赋能,对接各种资源要素,革命性提高创业成功率。小米谷仓、YC、陆奇、X-BOX是这类孵化器的代表,盈利模式主要是靠投资获得收益。

(孵化器1.0版本能为创业者省钱;孵化器2.0版本能为创业者赚钱;孵化器3.0版本可以让企业值钱。)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