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今年63岁的福州陈依姆“阳”后,高热、咳嗽咳痰,伴剧烈咽痛和全身疼痛。经过十多天的对症治疗,她的症状慢慢减轻,咳嗽咳痰也明显好转,却留下了“脑雾”的后遗症,整天迷迷糊糊、无精打采的,做事情丢三落四,煮菜重复放盐,外出忘记锁门,要去超市买菜,走到楼下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家人怕她出事,赶紧将她送到医院,住院治疗了两周,才慢慢恢复正常。
什么是“脑雾”?感染新冠病毒后“脑雾”了怎么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林细康主任医师的介绍。
什么是“脑雾”?
记忆力、执行力下降等“变傻”的感受
据林细康主任医师介绍,检查发现,“阳康”后的陈依姆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都正常,但精神状态差,反应比较迟钝,近期记忆力减退,像100-7这样的简单运算都无法完成,让她画一个钟也有困难。
进一步检查的结果显示,脑电图没有发现异常,头颅磁共振除有少量陈旧的腔隙性脑梗死灶外,也没有其他异常。最后,医生考虑陈依姆是感染新冠病毒引起的认知功能减退,也就是“脑雾”。
“严格意义上讲,‘脑雾’其实不是一种病,也不是一个医学术语,是大家用来描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找词困难等的用语。”林细康表示,这是一种大脑难以形成清晰思维和记忆的现象,就好像大脑里笼罩着一层雾气一样模糊不清,故称“脑雾”,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长期疲劳、精神不振等症状。
什么原因导致“脑雾”?
轻症患者也可能出现,或是病毒攻击破坏了脑细胞
在新冠出现之前,“脑雾”只是被用来描述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出现的注意力下降和执行力障碍,很少被关注。
去年4月,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多达三分之一的新冠患者病愈后存在精神健康和神经症状。该项研究还发现,“脑雾”不仅在住院的重症患者中出现,一些轻症患者也可出现。
“洗衣服的时候,把电视机遥控器丢进洗衣机”“坐在床边,记不起来自己是谁,在哪里,该干什么”“她在家休养了几个月,再回到岗位时,难以胜任原来的工作”……国外有很多关于“脑雾”后遗症的描述。据权威统计,病情严重的患者,智商会下降8.5个百分点,相当于大脑老化10年。
目前,人们仍不完全了解“脑雾”的发病机制。有学者认为,新冠病毒可以破坏脑内的血脑屏障,病毒随后侵入大脑,破坏脑细胞,出现炎症反应,并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进而攻击破坏正常的脑细胞。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现,新冠病毒会在大脑中激活与帕金森症相同的炎症反应,有导致脑神经退化的风险。
□医生支招
出现“脑雾”怎么办?
医生提醒,为尽快消除“脑雾”,应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必要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然后对症治疗。
通常认为,对付“脑雾”,可以从改善健康生活方式着手,比如:
1.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免疫力修复,“阳康”后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定时睡觉、定时起床,每天保持至少7个小时的有效睡眠。特殊时期睡眠时间可以延长,保证每天10~12小时睡眠。
2.适当的有氧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减轻炎症,帮助缓解压力,但“阳康”后不要马上恢复到之前的运动强度,等到度过了一个月左右的适应期,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有氧运动,比如游泳、慢跑、骑行等。
3.健康的饮食。充足的营养,对恢复体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复期应保证每日足够的热卡,能量主要从主食中摄入,还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应该多摄取高蛋白低脂肪的牛奶、鸡蛋、瘦肉、鱼虾等食物,适当补充一些微量营养素,应该做到“餐餐有蔬菜,每天有水果”。
4.保持社交联系。适当参加社会活动,通过电话、视频或通信等,与尽可能多的亲人和可信任的人沟通、交谈。
5.加强慢病管理。老年人“阳”后,基础病可能会加重,如糖尿病、高血压病人血糖、血压会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感染新冠后,一旦出现憋气和持续高烧不退,要尽快去医院。
6.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帮助身体恢复,消除“脑雾”。可以选择尼麦角林、阿司匹林、长春西汀片、胞磷胆碱等药物治疗,从而帮助患者改善头晕、头痛、麻木等症状。还可以合理摄入一些膳食补充剂,如甘磷酸胆碱等,这是一种支持脑健康和人类生长激素生产的神经递质,人体合成乙酰胆碱需要它。
7.中医中药调理。对“阳康”者应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根据其体质进行辨证治疗。